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好人”、弥勒市竹园镇人民调解员余林——

用心用情解民忧

落日余晖中,结束了一天奔波的余林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匆匆吃过几口晚饭,便又开始伏案翻看材料,为第二天的调解工作做准备……这是过去20多年来余林的生活常态。作为弥勒市竹园镇的人民调解员,他多年来始终扎根基层,用心用情调解每一起纠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调解员的责任与担当。

谁也想不到,今天的“金牌调解员”曾是一名半路出家的非专业选手。2002年,竹园镇龙潭村村委会因土地补偿、环境污染等问题纠纷,成为重点上访村。彼时,临危受命的余林半路转行担任村委会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

为尽快进入角色,余林白天穿梭于上百个纠纷现场,深入了解矛盾的来龙去脉、倾听群众诉求,夜晚则挑灯苦读法律书籍。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不仅完成了法律专业本科学习,还自学心理学知识、语言表达技巧及调解技能。

凭借对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追求,余林很快从调解领域的门外汉成长为行家里手,在这条充满艰辛挑战与责任担当的道路上开启为民排忧解难的新征程。“调解案件既要讲法律、政策,也要讲乡情、民情,调解员要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才能找出合适的方法,让矛盾迎刃而解。”他说。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余林在工作中认真提炼,探索出法、理、情多维度调解方式,将“调解室”移到田间地头、街心路尾,总结出“疑难纠纷慢调法”“四步走调解法”“庭审式调解法”“自然调解法”“读心式调解法”“庖丁解牛调解法”等多种调解技巧,提炼出“防调结合,重心前移,诉调对接,访调结合,警民联调”的新方法,巧妙运用土道理及时就地化解村民矛盾纠纷。

今年3月的一天,余林同时遇到了3起纠纷:张某与李某因田埂划分不清产生纠纷,互不相让;王某与赵某为母鸡及鸡蛋的归属问题争吵不休,邻里关系紧张;金某与林某则因火龙果种植越界问题引发矛盾,争执不下。余林运用“简易纠纷快调法”,迅速准确地厘清矛盾焦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耐心劝解当事人,短时间内妥善调处3起纠纷。

在处理疑难复杂纠纷时,余林更是展现了超乎常人的毅力和决心。面对丁某与刀某、温某持久的婆媳纠纷,他决定采用“疑难纠纷慢调法”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积怨如同坚冰,需要耐心、诚心和恒心去慢慢融化。”在2年8个月时间里,余林先后12次上门调解,始终耐心倾听各方诉求,再从亲情、伦理、道德等多个角度进行劝解,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感受。在反复沟通协调中,他用自己的真诚与耐心,逐渐融化各方心中的坚冰,最终让破裂的家庭关系得以修复、婆媳之间重归于好。

余林不仅注重调解的过程,更重视调解结果的履行。在处理蒋某与李某21年的纠纷时,他运用“四步走调解法”,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让这起纠纷圆满解决,双方握手言和,多年的邻里矛盾得以化解。

从业多年来,余林积累了1650份、120多万字手写调解卷宗,成功化解3900余起矛盾纠纷、成功调解率超98.4%。他先后获得“全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云南省司法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云南好人”“云岭楷模”等殊荣,近日,他荣登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能够为群众排忧解难是件高尚的事,也是我人生追求的全部价值。群众需要我,这就足够了。”面对荣誉,余林很淡然。

本报记者 饶勇

  • 报头

  • 巩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 李强凭吊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

  • 李强出席朝鲜劳动党建党80周年庆祝活动

  • 公布《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家巡回医疗队走进大理

  • 弘扬楷模精神 传承榜样力量

  • 产业迈步子 致富有路子 过上好日子

  • 我省启动“敬老月”系列活动

  • 用心用情解民忧

  • 幸福底色更加鲜亮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