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省全面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积极应对各类自然灾害——

筑牢安全防线 守护幸福家园

本报记者 朱丹

今年,我省气候复杂多变,自然灾害形势特别严峻,面对冬春季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偏高,雨季提前、局部极端降雨频发、地质灾害风险加剧等挑战,我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的高度责任感,全面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积极应对各类自然灾害,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灾减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顶层设计谋全局

责任链条无缝衔接

“把防风险、保安全摆在突出位置,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守住安全底线。”这是省委、省政府对防灾减灾工作的明确要求。2025年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明确“九大行动”36项具体任务,围绕“3815”战略发展目标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我省强化责任落实,省委书记、省长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动“五级”书记抓防灾减灾,党政“一把手”一线指挥调度。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细化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和基层包保责任,切实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政治责任。

省级层面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议事协调机制,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的应急指挥体系,强化应急指挥部功能建设。针对不同灾害类型,细化责任清单,形成“防”“救”衔接的责任闭环。

在森林防火方面,我省聚焦解决火源管控力度不够、人民防线筑得不牢两个普遍性突出问题,不断强化各项防控措施,截至6月15日防期结束,全省共接报处置森林火灾2起,较去年下降86.7%,首次实现森林草原火灾起数为个位数。

在地震防范方面,创新建立省、州、县三级“123”快速响应机制,常态化开展自救互救演练。针对建筑领域风险,持续推进隔震减震技术应用,强化水库、桥梁、危化企业等重要目标抗震隐患排查。缅甸7.9级地震发生后,我省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实现受灾区域震害调查全覆盖,彰显了前期准备的扎实成效。

省委、省政府出台措施,构建全域全时地质灾害隐患风险综合防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聚焦基层应急能力短板,我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实施意见》,凝聚合力筑牢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推进县级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建设,完善乡镇、村防汛应急预案简明模板,组织森林防火、地震、防汛等主题应急救援实战演练。

各地结合实际,探索防灾减灾制度建设,创新防灾减灾举措。丽江市应急管理局创新推行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和民房保险,推动风险防范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昭通市积极探索构建以1个实体化联合指挥平台、1套防汛综合应急指挥业务系统、4步精细化递进叫应叫醒机制、3张清单风险闭环管控运行流程机制为核心架构的“1143”防汛应急指挥体系,推动防汛工作由被动应对向主动保障转变。

“1262”深入人心

避险转移成效明显

“全体人员10分钟内集结。”5月28日16时,泸水市强降雨警报拉响。局长徐金彪带领泸水市应急管理局全体干部职工严格执行24小时应急值守,将“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落实到每个细节,全力构筑起坚实的防汛网和安全生产防护网。这一轮“战役”中,他们连续鏖战7天6夜,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成功转移安置292户1048人,实现零伤亡。

“精准预警+果断转移”是2025年我省防汛工作最大亮点,是成功应对多起突发山洪地质灾害的关键。国家应急管理部、自然资源部多次通报表扬“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及避险转移成功案例,肯定了云南省为提升防汛救灾时效性建立的这一创新体系。

从探索建立到深入人心,“1262”机制不断完善得益于全省上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得益于科学规划、系统治理、科技赋能与多方协同的有机结合。2025年,气象部门持续提高预报精准率,“1262”强降水预报命中率较前3年平均提升6.5个百分点;水利、自然资源、交通运输等部门细化行业递进式响应联动方案,横向拓展“1262”机制;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牵头全面排查全省建设工地,制定建设工地“1262”机制工作方案;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印发文件,指导自然村防汛准备工作规范化建设,纵深推进“1262”机制;省广电局牵头建立应急广播服务防汛救灾工作机制,打通防汛工作“最后一公里”。

国庆中秋假期,云南大部分地区都迎来了客流高峰。然而,在这个往年汛期已进入尾声,灾害威胁大幅减小的时段,我省却因受台风“桦加沙”“博罗依”“麦德姆”叠加影响,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曲靖市等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局部遭遇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在文山州,州委、州政府领导进驻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按照“1262”机制,果断执行“五停”措施与临灾转移“四个一律”要求协同发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成功实现紧急转移18635人,取得了人员“零伤亡”的显著成效。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历史节点,云南正以改革创新精神持续深化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从科技赋能到全民参与,云南将继续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筑牢防灾减灾坚固防线,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保驾护航。

  • 国道G219茄子山隧道贯通

  • 报头

  • “每一位妇女都是时代的书写人、追梦的奋斗者”

  •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在德宏举办

  • 要闻简报

  • 第十二届中法环境月西南地区活动在昆开幕

  • 云南阜外医院携新技术亮相联合国

  • 筑牢安全防线 守护幸福家园

  • 以实干全面提升城市发展水平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