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洱海生态廊道活力绽放

音乐巡游车悠然行进,成片的海菜花在湖面上绽放,骑着自行车或小电动车的游客从身边掠过。轻风拂面,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美丽画卷在苍山洱海间徐徐展开。

洱海生态廊道的火爆,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成功实践。如今,这条疏解洱海湖滨区人口和环境压力、恢复生态岸线、构建湖泊生态屏障的物理隔离带,已成为大理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三圣岛湖湾“心邸咖啡店”2号院,排队“打卡”的游人挤满了楼道。短短几年间,心邸咖啡从最初的1个小院扩大到5个小院,旺季游客量可达5000余人。“2018年以前,下末村没什么商业。2019年生态廊道拆迁后,我开始装修第一家海景民宿。随着客流量的增加,每年开发2至3家民宿。到今年10月,已经在下末村运营管理10家海景民宿。”陪朋友来喝咖啡的天域美墅酒店管理公司董事长张卫东介绍,依托生态廊道做风景生意,旺季客房入住率有95%,淡季也能达到75%至90%。

“生态廊道是洱海保护的重要屏障,以道守界,人退湖进,形成天然的物理隔离。2021年建成以来,在确保项目生态效益的同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也日益攀升。”廊道投资运营主体单位云南建投集团所属大理苍洱投资公司副总经理缪瑞琪介绍,2025年1至10月,已累计接待游客2300万人次,带动村民参与就业800余人。游客在大理市的平均停留时间从1.76天提升到3.21天。129公里沿线住宿、交通、餐饮、购物全线带动。

从霞移溪出发,一路往南。伸向湖边的廊桥聚起了北星登村小市集,古生村乡愁引来了投资客栈群;磻溪S湾成为网红主播和年轻人热衷的“打卡”点,龙龛古渡“最佳爱情表白地”常年游人如织……洱海生态廊道串起了沿途100多个村庄的“美丽经济”“活力经济”和“幸福产业”。

夕阳西下,一场别具特色的目的地婚礼正在喜洲海舌半岛举行。远处的田野里,稻田小火车满载游客,在沉甸甸的稻穗间穿行,一路欢声笑语随风飘扬。本报记者 秦蒙琳

  • 习近平宣布中方将在深圳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 习近平回到北京

  • 报头

  • 习近平同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

  • 开栏的话

  • 洱海生态廊道活力绽放

  • 云南省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全面启动

  • 我省全面推动经济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 聚焦关切 纾困解忧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