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电网云南西双版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电力检修人员通过无人机精细化巡检,精准发现500千伏纳思甲线地线存在隐蔽缺陷,通过前期“无人机+地线修补机器人”临时修复加后期永久措施高效修复缺陷,有力保障了作为“西电东送”关键通道的电网主网架安全稳定运行。
在前期迎峰度夏特巡特检中,西双版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利用搭载高清摄像头的无人机对500千伏纳思甲线导地线进行精细化巡检,通过多角度、近距离的精准飞行与拍摄,对大量影像数据进行逐一分析研判,发现地线存在4处极其细微的断股现象。此类缺陷位于高空,肉眼极难察觉,若不及时处理,在风振、温差等持续作用下可能加速恶化,最终导致地线机械强度下降,严重威胁线路安全。无人机的精确“诊断”,凸显了科技赋能下电网运检已从“人巡”走向“智巡”,缺陷发现能力和精准度实现质的飞跃。
面对地线位置高、传统带电作业风险大、停电困难等挑战,西双版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联合输电分公司、南网通航在前期采用“无人机+地线修补机器人”协同作业模式,通过多旋翼无人机精准将牵引绳投送至地线指定位置,地面远程控制地线修补机器人沿绳“行走”至缺陷位置,在线路不停电的情况下,对500千伏纳思甲线断股部位进行了一次“微创手术”,稳定、可靠地完成了对断股部位的紧固与修复,为后期停电检修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面对作业现场高温多雨等复杂天气条件,同塔架设500千伏景思乙线不停电、作业区段下方跨越多条配网线路的情况,现场指挥部周密部署,制定了详细的风险管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作业期间,严格监测气象变化,科学安排作业时段;严格落实防触电、防高坠等措施,利用电场屏蔽服、实时通信设备强化个体防护;设置专责监护人,视频实时录制、运监中心后台实时监控、无人机高空全程管控等对作业全过程进行立体化、无死角监控,确保了对同塔双回线路高风险作业的有效管控,实现了安全与效率的双赢。
精细化巡检需要多条配网线路配合停电,对此,西双版纳景洪供电局提前与受影响的重要用户进行沟通,详细解释停电必要性及供电恢复保障措施,并积极协助用户调整生产计划,最大限度减少检修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得到了用户的理解与支持。
此次隐蔽缺陷的成功快速消除,是输电线路运检技术迈向智能化、精准化的生动实践。西双版纳供电局通过科技赋能、管理创新与优质服务的多措并举,有效化解了电网安全风险,为“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大通道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强保障,彰显了守护电网安全的决心与能力。
温荣辉 段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