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淑娟) 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截至11月10日,全省库塘蓄水量达105.33亿立方米(不含水电站水库蓄水),比近5年同期平均多蓄14.93亿立方米,首次迈上100亿立方米台阶,创我省库塘蓄水量新高。
今年,我省在打赢1953年有水文记录以来最严峻防汛安全保卫战的前提下,坚持旱涝同防同治,精准施策,动态平衡防汛与蓄水。省水利厅持续做好雨情、水情、蓄水监测和中长期预报,切实加强汛前水源动态管理和汛期防汛与安全蓄水会商。对降雨、来水、工程运行及供水需求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对全省大、中、小型水库运行情况的调查,进一步摸清各类水库的蓄水能力。今年7月,省水利厅及时调整下达了确保实现库塘蓄水90亿立方米的目标任务,要求各地以更加超前、更加有力、更加精准的措施谋划好、组织好、实施好蓄水保供水工作,确保全省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无虞。
全省各级水利部门坚持“安全第一、提前谋划、统筹兼顾”原则,一手抓防汛、一手抓蓄水,科学统筹雨洪资源利用,最大化提升库塘蓄水效能。建立省、市、县三级督导体系,分别负责大、中、小型水库的蓄水安全监管,确保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紧盯气象水文预警信息,在确保水库运行安全的前提下,精准调度骨干水库错峰拦蓄汛期来水。根据水库规模、类别、坝型与工况的差异,量身定制蓄水方案,严格执行库塘蓄水每旬统计、分析研判通报制度,分类指导蓄水保供。突出抓好承担城乡供水任务的水库蓄水,对正常运行的水库应蓄尽蓄、先蓄后放;对完成除险加固水库,按设计正常库容蓄水,做到应蓄尽蓄;对主体工程完工的水库,在保障工程安全的前提下,适时提前蓄水。
针对昆明市供水紧张、连续2年未完成蓄水任务的实际,省水利厅指导昆明市将德泽水库确立为主城区应急水源,在旱情较重时优先保障主城区供水,形成主城区“3+1供水格局”(松华坝水库、云龙水库、清水海水库+德泽水库),强化“三大水源”和应急水源的联合调度,云龙水库实施间歇性减供或停供,最大程度利用德泽水库水源。截至11月10日,受2025年降雨丰沛、较往年偏多22.8%的有利影响,加之科学调度,昆明市蓄水总量、增量均创近20年同期新高。其中,城市供水三大水库比2024年同期多188%;云龙水库蓄水量得到恢复性增长,已接近满蓄,为建成12年以来蓄水量最多。
曲靖市紧盯城区、集镇、农村供水水源,坚持“日监测通报、旬统计调度、月包保督查”抓蓄水;南涧彝族自治县以水库“蓄、泄、空”科学调控为核心抓手,大龙潭水库近5年来首次蓄满,石洞寺水库建成后首次蓄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