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在线
今年的11月19日是第24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呼吸不顺畅,当心慢肺阻”。
伴随着秋冬季节来临,气温骤降干燥的空气与雾霾交织,秋冬季成为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危险窗口期”,医院里因急性发作而就诊的患者数量显著攀升。
秋冬季节如何预防慢阻肺加重?省疾控专家提醒,冬季是感冒的高发期,感冒会使慢阻肺患者“雪上加霜”。慢阻肺患者呼吸道防御力脆弱,感染后更易陷入感冒、加重、更易感染的恶性循环。慢阻肺患者居家环境需要调控室内温湿度:湿度维持40%至60%,加湿器定期清洗;室温白天保持20℃左右、夜间适度调低,定时通风10至15分钟,使室内空气新鲜,雾霾天可开净化器,避免室内吸烟;还有要防痰浊、护呼吸,痰液堆积是慢阻肺患者呼吸不畅的重要原因,为防止痰液堆积造成感染,平时要多喝水,让呼吸道保持湿润、通畅。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或温开水蒸气吸入都可以润泽气道,减轻痰液黏稠度,让痰液更容易咳出。同时患者可规律性拍背促进排痰,减轻呼吸负担。
秋冬时节天气变幻多端,会导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甚至自行增减药量,这类行为需严格避免。无论是雾化吸入剂、支气管舒张剂还是激素类药物,都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能随意停药、减量。
本报记者 陈鑫龙 通讯员 王梅仙 邵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