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柑橘出口俄罗斯、朝鲜,到铝合金光伏组件出口泰国,今年以来,“华宁制造”走出去的步伐愈发快捷稳健。这背后,是华宁县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核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为宁速办”营商环境品牌的生动实践。
华宁云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普锐说:“以前我们也把柑橘卖到俄罗斯,但本质上只是供应商。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我们自主打通出口渠道,获得了更大市场。”效率提升不仅体现在外贸领域。在华宁县政务服务中心,云南天瑞祥能源物资有限公司在市场监管窗口工作人员指导下,仅用30分钟就完成全县首例企业信息变更“一件事”办理,成为“为宁速办”的又一例证。
为确保“为宁速办”品牌建设科学有序、推进有力,华宁县注重顶层设计,强化组织保障。一方面,精准制定《聚力打造“为宁速办”营商品牌工作方案》《“为宁速办”政务服务改革专项监督方案》,明确改革目标、路径、任务与监督重点。另一方面,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的改革工作专班,高位统筹协调,同步设立专项监督组,对改革全过程进行靶向监督,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见效。目前,“为宁速办”综合服务平台已上线运行,初步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目标。
聚焦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华宁县大力推动流程再造,着力压缩制度性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
建立“一件事”跟踪督办体系。针对跨部门、跨层级的审批事项,积极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等模式,大幅提升审批效率。例如,公积金贷款购房“一件事”办结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较市级要求提速64%;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实现30分钟内办结;企业开办、二手房转移登记及水电气联动过户等均可在0.5个工作日内完成。构建“三级闭环”督办体系。通过“牵头部门日常督办、县督查室专项督办、县级领导挂牌督办”的联动机制,形成“服务—督办—反馈”的完整闭环,确保企业群众的每一个合理诉求都能“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为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华宁县推出立体化、精准化的服务套餐:“帮代办”,配备专职帮办代办员,为企业群众提供“一对一”的全流程帮办,累计办理业务超5700件,有效解决不会办等问题;“就近办”下沉,为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如为残疾人办理补贴资格认定、参保变更等。“跨域办”打破地域限制,公安、卫健等部门大力推进“跨省通办”,2025年以来已办理相关业务万余件,有效消除了办事壁垒。
华宁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创新服务模式、优化办事流程,进一步打响“为宁速办”品牌,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舒心、更省心、更暖心。
本报记者 李苏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