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收官“十四五”谋篇“十五五”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打造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书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固废资源高值化利用与绿色建材研发团队

矿业技术科技协同创新中心

云南省教育厅稀贵金属新材料与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近年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以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标准和职业教育教师要求为指引,多措并举打造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业务能力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筑牢教育教学根基,以高素质教师队伍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育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作为重要任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学校建立和完善教职工政治理论及党支部“三会一课”学习制度,推动教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思想根基;坚守师德第一标准,制定学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及实施细则,通过专题教育、选树“师德先进个人”“最美教师”等先进典型,营造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的浓厚氛围;构建分层分类的教师发展培训体系,通过能力素质提升培训、教学能力竞赛、企业实践、名师工作室创建等路径,全面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充分发挥2个国家级样板党支部和1个“双带头人”书记“强国行”团队的引领作用,激励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攻关、技术革新与社会服务一线勇挑重担、争当模范。

强化领军作用 培养行业高技能人才

2025年,学校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专业群教师团队凭借卓越的教育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成果,入选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该团队牵头国家重大课题引领攻关,汇聚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国家创新人才、国家级技能大师、云南省教学名师、云南省青年人才等,瞄准国家资源战略与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与教育链四链融合为核心路径,依托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德技并修的职业教育特色,坚持五育并举,构建了面向生产一线、服务区域发展的科研与教学体系;团队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构建“科研反哺教学、师德浸润课堂”育人范式,人才培养质量突出,为行业输送大批骨干力量;团队服务国家战略,强化专业融合,重点聚焦稀贵及战略金属的绿色提取与综合利用,显著提升我国战略金属资源的自主保障能力与工艺绿色化水平;团队引领有色金属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社会实践,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以“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典型标杆,在全校范围内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4个云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协同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效提升。

聚力服务产业 锻造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

学校持续实施“人才强校、科技兴校”战略,聚焦科技创新、转化应用和社会服务,加快建设科研创新团队。

在省级科研平台(团队)建设方面,2025年,由学校牵头,联合中南大学、腾冲市恒益矿产品经贸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工程爆破行业协会等单位共同申报的“云南省陶明专家工作站”经云南省科学技术厅批准认定为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实现了学校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零的突破。该工作站立足云南区位优势,紧扣矿业行业高能耗、高成本的痛点,应用现代人工智能技术,从采矿、选矿能耗的视角展开工作,对采选全周期能耗优化调控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究成果的应用将有助于降低矿山能源消耗和企业运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促进矿业行业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

在市厅级科研平台(创新团队)建设方面,2025年,学校“AI赋能新能源商用车催化材料研发科技创新团队”入选云南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该团队联合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云南北方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等高校与企业优势力量共同组建,协同发挥高校与企业在应用研发、机理研究、产业转化中的创新优势。团队紧密围绕云南省“绿色能源强省”战略与“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升级行动计划”,聚焦混动及新能源商用车颗粒物与氮氧化物排放控制难题,以AI技术为赋能手段,开发高效、绿色、低成本的催化材料体系,构建“机理开发—测试验证—成果转化”的校企协同创新链条,助力商用车绿色动力技术创新,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校“稀贵金属新材料与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入选云南省教育厅工程研究中心,中心将立足云南稀贵金属产业特色,联合行业龙头企业与专家团队,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关键材料需求,开展从原料到回收的全链条创新研究,着力突破高端化、高附加值的核心材料与绿色低碳技术,打造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于一体的创新平台,为服务国家战略、支撑云南打造世界级稀贵金属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

此外,学校“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新材料制备协同创新中心”入选云南省教育厅协同创新中心,中心将聚焦产业痛点,紧扣云南省“无废城市”建设需求,依托学校在固废资源化领域的技术积淀,以解决产业核心瓶颈为目标,致力于构建先进的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并联合云南誉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云南森博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围绕“工业固废高值化利用——赤泥、尾矿等废弃物再生技术”“稀有金属循环提取——锗、铟等战略资源绿色回收”“环境功能材料开发——污染治理新材料制备应用”3个方面开展攻坚。

目前,学校已建成省级科研平台2个、市厅级科研平台6个,立项校级科技创新团队9支、校级协同创新中心7个,学校承担高水平、高层次科研项目的能力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下一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将持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育人优势,着力打造更多行业领军型教学团队、技术攻关型科研团队、实践赋能型育人团队,以教师队伍的全面发展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国家资源战略、支撑云南产业升级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报通讯员 赵远娥 可芮 张淞源

图片均由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提供

  • 银企同心聚合力 金融活水润云岭

  • 打造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书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报头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