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收官“十四五”谋篇“十五五” 上一版   
下一篇

党旗领航风帆劲 红色动能谱新篇

——云投集团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企业改革发展

党旗下的亚洲象守护者。 本报通讯员 田龙 摄

云投旅游大理旅游集团党员突击队在苍山景区铲雪。 本报通讯员 张娜 摄

“粤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暨中老泰国际货物列车(昆明-曼谷号)首发开行。 本报通讯员 庄思晗 摄

云上云·云南省信息化中心机房。 本报通讯员 王文霆 摄

云投林纸思茅松高效培育基地。 本报通讯员 卢绍昆 摄

本报通讯员 郑修稳 记者 李继洪

风劲潮涌,党旗光辉映征程。“十四五”期间,云投集团党委锚定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紧扣管理、发展、脱困、改革工作主线,创新探索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创一流企业,把党的建设融入经营发展、创一流业绩的“双融双创”机制,打造党建品牌创新矩阵,千方百计把国有企业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竞争优势,让红色基因融入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引领集团改革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截至2025年9月末,云投集团合并资产6226.17亿元,净资产1982.68亿元,合并收入1442.03亿元,合并利润总额40.94亿元,同比增长6.95%。

举旗定向 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新国企

企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云投集团党委以党建引领深化改革,不断提升企业核心功能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在不断改革中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新国企。集团将年度重点任务分解到党组织、落实到党员岗位,把解决经营难点作为党建工作重点,以“党建+重点工作”为着力点,把党建任务书变成生产经营成绩单。

在现代林纸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云投集团下属云投林纸党委坚持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将堡垒筑到生产前沿,坚定不移把党建工作全面融入经营发展各个环节,在产业链上下游全覆盖建立了2个党总支、13个党支部、32个党小组,攻克了思茅松高效培育、松桉绒毛浆研发等核心技术,实现40万立方米轻质超强刨花板项目顺利投产,推动76万吨化学浆技改扩建项目有序推进,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新路子。目前,云投林纸每年可生产纸浆30万吨、生活用纸5.4万吨、板材40万立方米;每年可实现工业总产值21亿元以上,带动当地规模以上企业30余家;每年提供固定就业岗位2000余人、季节性就业岗位2万余个,为当地10万余人创造劳动就业机会,打造增收致富平台。

在跨境物流体系构建中,云投集团下属省国际班列公司党委广泛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开展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活动,党员骨干带头“走出去”开拓市场,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探索开拓中老泰柬、中老泰缅“澜湄快线+”国际班列线路。截至今年10月,中老铁路今年进出口货物超418.4万吨,货值达201.6亿元,“黄金大通道”效能持续释放。

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战略引领下,云投集团下属云投旅游党委严格落实党旗在景区高高飘扬要求,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践行我是党员看我的、我是党员跟我来、我是党员我先上理念,在服务大局中践行使命,积极发展文旅、康养、旅居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强内联外通,不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旅游合作,推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具象化,助力打造“旅居云南”品牌。

一份份优异的答卷背后,清晰跳动着接地气、有温度、有凝聚力的党建工作的强劲脉搏。

云投集团党委严格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组织建设激活发展动能,扎实开展抓党建促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巩固年工作,将贯彻落实《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有效融合的实施办法(试行)》及《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有效融合“流程图”》一抓到底,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把党支部建设成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把党员锻造成干事创业的先锋模范;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树立“四重”导向和“有为有位”理念,构建“内培外引+竞争上岗”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党建+人才”培养为抓手,让“千里马”驰骋“赛马场”。集团在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动态储备100余名优秀人才,常态化把优秀年轻干部放到重点工作领域、重大建设项目等急难险重一线锤炼,推动40岁以下中层管理人员总体持续保持20%以上;充分依托集团“3个中心”和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深化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HRBP)建设,强化人才工作与集团战略规划、业务布局的有效联动,推动党务干部与生产经营干部轮岗交流,打造既懂党建又懂业务的复合型队伍。目前,云投集团拥有中高级职称人员1600余人,技能人才占比达26.44%,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强根固魂 凝聚高质量发展内驱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云投集团党委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将党组织内嵌于公司治理各环节,以制度刚性确保党的领导“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实现政治引领与公司治理同频共振、互促共进,凝聚起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

云投集团党委以“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为载体,推动理论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实现“月月有主题、次次有收获”。“我们创新学习载体,让党的理论学习从会议室延伸到指尖上。”云投集团党委负责人介绍,集团充分应用集团“两微一屏一栏”宣传矩阵,创办了“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清廉云课堂”“法治先锋”等栏目,大大提高了理论学习效率。同时,整合应用社会智力资源,强化党员队伍教育培训,每年制订《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要点》及《党员教育培训示范班计划》,持续在内容设计、长效机制等方面用功发力,让党员干部在培训中坚定理想信念。

不少参加学员表示,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党建就是生产力,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深刻意义。

从云投资本的“云投红领金”到云投数产“数字红云”,从野象谷景区的“有一种向往叫人象和谐”到云投铁路“初心铺就幸福路”再到云投租赁的“聚能融”……100多个党建子品牌托起了熠熠生辉的云投集团“先锋云投”党建品牌。

“品牌是旗帜,更是力量,通过品牌化建设,基层党组织活力全面激发,党建引领发展的辨识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云投集团党委负责人表示,依托党建品牌矩阵,集团各级党组织紧扣中心工作,聚焦党的建设和主责主业,实实在在让“红色引擎”释放“红色动能”。云投集团下属云投租赁党支部深挖“聚能融”党建品牌的内涵和外延,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公司改革优势、发展优势,将18项中长期改革任务融入全员经营管理活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搭建了“云融衍数”数字产品开发服务平台,产品已在银行领域实现1100万元融资落地,真正将无形数据转化为有形资产。

云投资本党支部坚持以党建引领主业,深化“云投红领金”党建品牌内涵,深入践行一颗红心、三个引领、金融业务拓展与金融人才培育理念,秉持深耕云南、服务云南发展策略,通过定向增发、战略配售、并购重组等市场化资本运作方式,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从矿产资源到绿色能源、从钛金属到文旅产业,累计服务云南铜业、昆工科技、丽江股份等近20家本土企业和上市公司,充分发挥“资源+资本+科技”融合发展优势赋能产业发展。

“我们从顶层设计入手,持续完善‘1+3+N’制度体系,构建起‘权责清晰’的公司治理体系,明确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修订完善党委前置研究讨论清单。同时建立日常沟通、风险评估、督促检查等闭环机制,让‘三重一大’决策既符合政治要求,又贴合市场规律。”云投集团党委负责人介绍,将党建工作要求全面写入集团下属独立法人企业章程,实现“党建入章”全覆盖。如今,云投集团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清晰、协调运转高效,形成了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的现代国企治理新格局。

有效监督是确保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各个环节,保障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中有效执行,避免决策偏离正确方向的重要保障。云投集团党委把强化党内有效监督视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与全省发展战略一致性的有效手段,以巡察监督为抓手,构建起上下联动、全域覆盖的监督体系,持续织密“阳光运行”监督网络。“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云投集团党委巡察办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云投集团巡察已覆盖全部二级单位,推动问题整改完成率达98%,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流程优化等制度200余项,同时完善“纪检监督+审计监督+法务监督+职工监督”协同机制,对重大投资、物资采购、项目建设等关键领域开展专项监督,让权力在制度框架内规范运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防火墙”。

聚力攻坚 党建激发改革发展新动能

云投集团党委坚持党建引领企业改革发展,以企业发展实效检验党建工作成效,激发改革发展新动能。“项目建设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员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把党建责任与经营责任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实实在在把党建引领的‘红色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的‘金色成果’。”云投集团党委负责人说,用改革的方法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问题,持续推动企业党建功能与生产经营有效融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升级、践行社会责任中展现国企作为。

作为省政府的战略性工具和全省最大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云投集团强化产业投资引领,持续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引领作用,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重大项目实施。

在铁路建设领域,集团下属云投铁路党委持续深化理论武装,创新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形式,将学习会场搬至项目现场,切实履行云南省地方铁路出资人代表职责,有效推动铁路建设。截至2025年10月底,云投铁路年内累计筹措资金82.81亿元,完成铁路投资57.78亿元,在建渝昆高铁云南段累计完成工程量超90%,拨付资金215.62亿元;主导投资建设的昆玉扩改工程既有段42公里全线开工,助力我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云投集团牵头投资建设的暹粒吴哥国际机场是滇企“走出去”发展的代表性工程,也是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通航以来已开通9个国家18个城市航线,累计保障航班起降26190架次,实现旅客吞吐量246.9万人次,已经成为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和造福当地老百姓的“经济引擎”,更是为全球游客游览吴哥胜景提供了诸多便利。

围绕数字经济战略布局,云投集团下属云投数产党委用党建链串起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建成云上云·云南省信息化中心,云上云党支部发挥“全省组织人事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奋斗精神”学习体验活动示范线路点的示范带动作用,与产业链上下游、业务线单位及政府党组织联建共建,破解项目管理难题、推进项目建设,成为集团党建创新亮眼名片。目前,云上云·云南省信息化中心获国家A级认证,与国家超算无锡中心合作落地超算分中心,加速推进云南省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金融服务维度,云投集团下属云投资管党支部抓实“7个融合”,以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助力实体产业发展为己任,进一步强化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相融互促。截至2025年10月底,云投资管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4亿元,增幅2.70%;公司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37亿元,增幅56.36%。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公司首单中期票据,创公司成立以来同期限融资利率最低。

立足新发展阶段,云投集团下属绿能新能源公司党委不断壮大资源经济,2025年,有5个光伏新能源项目投产并网,每年可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6.5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9.8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7.4万吨。同时,创新推行“光伏+茶园”开发模式,实现绿色能源生产与茶园生态保护协同发展,勐海县曼外项目《茶光互补入傣寨 边疆团结新样板》入选国务院国资委能源安全新战略典型案例。

党建做实就是生产力,做强就是竞争力,做细就是凝聚力。即将到来的“十五五”时期,是迈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云投集团党委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充分发挥金融产业双重优势,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立足全省禀赋,因地制宜加大产业投资力度,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项目投资力度,努力创造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

  • 党旗领航风帆劲 红色动能谱新篇

  • 报头

  • 报脚

  •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