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朝辉 下乡调研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但是,下乡要下到实处,谨防出现“人下脚不下”“脚下力不下”“力下心不下”的“三不下”现象。 有些干部为了完成上级的下乡指标,或者向群众和下属“装装样子作作秀”,于是开始了“车轮下乡”。人虽然是下了乡,但是几乎全程都没有从车里走出来,只是隔窗望望、摇窗问问,根本无法起到下乡的真正作用。 相比较“人下脚不下”,“脚下力不下”更具有隐蔽性和迷惑性。某些地方干部下乡,走出车后就一头扎在会议室里,听下级干部的逐个汇报,掌握的都是经过加工和选择的“二手资料”,只不过听取汇报的地点由办公室换成了村里,但实质却是“换汤不换药”“出工不出力”,很难收到下乡亲身走访调研的实际效果。 最让群众反感的要数“力下心不下”这种情况了。有些干部每逢下乡都是左拥右簇,排场不小,他们虽然也很累,但是收获却不大,因为大部分精力都在“演戏”,总是注意镜头下自己的形象,没有多少下乡问政的心思。到头来,人力物力没少出,还损害了干群关系。 “蜻蜓点水式”下乡思想不该有,“三不下”乱象当杜绝。干部下乡不是“凑数”而是“取经”,不是“打卡点卯”或“表演作秀”,而是为问政问需于民而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最好方式和途径。作为地方干部一定要端正态度,务实行动,在下乡过程中做到勤动嘴、勤跑腿,确保下乡下到实处,做到真下乡、下好乡,从而帮助自己更好地决策施政,帮助群众更好地解决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