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1月10日 星期四
第09版:云关注·绿色普洱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2019年01月10日 星期四
普洱学院一项对普洱市自然生产生活要素的调查与分析研究的成果认为——
普洱适宜于绿色有机产业的发展

    观点

    本报讯(记者 沈浩) 日前,在普洱学院举办的一场绿色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普洱学院展示了一项对普洱市自然生产生活要素的调查与分析研究的成果。通过对普洱市全域大范围的调查与分析研究表明,普洱市土壤、灌溉水(河流和池塘水)、农作物、使用肥料当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氟化物等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达标率100%。

    2012至2016年,普洱学院选取普洱市7个县(区)56个乡镇共176个调查站点,对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地,包括土壤、灌溉水(河流和池塘水)、作物使用的肥料当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氟化物等进行了系统普查和检测分析,并且与全省相关指标进行了比较。

    经过对普洱市灌溉水中的8项污染物指标进行检测及安全性评价发现,普洱市7个县(区)农田灌溉水质完全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灌溉水中的PH值、重金属及氟化物含量的达标比例均为100%。这表明,普洱市农业生产基地的灌溉水中污染物含量较低,灌溉水的安全性较高,对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的种植是安全的、理想的。

    在对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普查及安全性评价中,根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全市7个县(区)56个农业种植的乡镇中,6种土壤重金属含量均达标的乡镇为53个,占总乡镇的95%。说明普洱市农业种植区土壤的重金属含量较低,土壤的重金属安全性较高,对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种植较为理想。

    此外,根据普洱农业种植生产中化学农药施用的实际调查,对普洱地区农业生产种植区土壤中所涉及的溴氰菊酯、甲霜灵、代森锰锌、砜嘧磺隆、吡虫啉5种常用农药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及安全性评价。在普洱市7县(区)主要农业生产的乡镇内,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仅有甲霜灵和代森锰锌检出,且农药的检出浓度和检出率均较低。表明普洱市农业生产种植的土壤农药残留量极低,土壤农残的安全性很高,对发展绿色有机种植非常理想。

    在普洱市7个县(区)19个乡镇土壤采集区域的对应每个土壤取样点采集1个农作物样品,针对上述5种常用农药在农作物中的残留量进行检测及安全性评价。普洱市7个县(区)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均符合云南省地方标准的要求,达标率100%,农作物植株中的农药残留的安全性很高,说明对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种植非常理想。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