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宾虎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大任务。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同时强调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努力做到理论武装举旗帜、舆论引导聚民心、文明创建育新人、文化建设兴文化,不断筑牢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四梁八柱,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展现新形象,作出新贡献。 理论武装举旗帜。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人民、引领发展。理论是通透的曙光,指引向前的方向;理论是理想的基石,据守初心的原点;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凝聚奋进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越是形势逼人、任务压人、机遇催人,越要注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人民、引领发展,努力从科学理论中获取智慧力量,探寻对策思路,找到创新灵感。 舆论引导聚民心。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主旋律引领舆论、正能量团结鼓劲,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把各族人民的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面对意识形态领域错综复杂的斗争态势,宣传思想工作者必须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理直气壮唱响主旋律,满怀信心壮大正能量,有声有色强化主流舆论,种好“责任田”,守好“主阵地”,主动引导、及时引导、有效引导,发挥“定音鼓”“风向标”“压舱石”作用,做到在风云激荡中引领思潮、在众声喧哗中一锤定音,以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把干部群众的士气鼓舞起来,让干部群众的精神振奋起来。 文明建设育新人。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持续用力、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首先,筑理想信念之基。持续深化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其次,立主流价值之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之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建立具体实在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行业规范、学生守则、家规家训。第三,固尊德守德之本。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大力弘扬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第四,树时代文明之风。按照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做到“生态美、环境美、山水美、城市美、乡村美”的要求,持续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程,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扎实开展移风易俗活动。 文化建设兴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文化立场,彰显文化优势,不断凝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磅礴精神力量。站稳政治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站稳文化立场,坚持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发扬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力作;坚持改革创新,激发创造活力。坚持德艺双馨,打造文艺新军;营造良好氛围,厚植文化沃土。 (作者系曲靖市马龙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