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在山区林间蜿蜒向前的盘山公路,来到位于澜沧江畔的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振太镇邦庆村,一个个藏在大山里的小村庄就这样串在了一起。 “山里路不好,扶贫干部来了就先修路,在一些急弯危险路段都有防护措施咧,工作很细心很负责。”刚到村委会所在地,邦庆村党总支书记仇太明就给驻村扶贫干部点赞,全村8个村民小组全部通了硬化路面,现在从家出行赶集也便利多了,老百姓的产品也不愁销路了。 邦庆村位于糯扎渡水电站库区,距镇政府约70公里,是全县76个贫困村之一,交通不便一直是制约发展的最大瓶颈。仇太明说,直到2014年邦庆村到镇上都还是泥土路,大部分村民小组到村委会都不通车路,只有便道。2015年8月,普洱市移民局挂钩帮扶邦庆村开展扶贫攻坚工作,落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从改善村组交通基础设施入手,助推山区群众脱贫摘帽。 真情帮扶、真抓实干,普洱市移民局制定了定点脱贫攻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派出两名工作人员驻村开展扶贫工作。并由局主要负责人带队,全体干部职工进村入户,扎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与邦庆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在摸清邦庆村贫困情况、找准致贫原因后,普洱市移民局征求县、镇、村、组意见,与村两委班子一道制定了邦庆村脱贫发展规划。 “为确保邦庆村如期脱贫摘帽,仅移民项目资金就投入1597万余元,全力补齐短板,夯实发展基础。”邦庆村驻村第一书记何正义说,普洱市移民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全面改善道路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同时,大力进行引导性的技能培训,创业就业培训,坚持实施发展产业脱贫,通过引进农康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农户和企业间利益联结,公司免费向农户提供新品种,以及组织新技术培训,农户养殖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同时每年获得1200元利益分红;全村种植橡胶8121亩、咖啡1332亩,成立橡胶、咖啡专业合作社,帮扶单位通过引进专家进行管理技术、采割技术培训,橡胶、咖啡产量提高,老百姓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本报记者 沈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