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1月21日 星期一
第08版:云关注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19年01月21日 星期一
特色产业铺就宽广“钱”途

    漾濞彝族自治县以产业扶贫为核心,紧扣“特色”做文章,重点实施特色产业培植,推进产业布局提挡升级,特色产业铺就宽广“钱”途。

    以林为媒

    林上林下双丰收

    漾濞县因核桃扬名,是著名的“中国核桃之乡”。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107万亩,产量近5万吨,产值约10亿元。核桃产业成为漾濞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核桃树是名副其实的扶贫树、生态树、致富树。

    树上结金果,树下冒金芽。在巩固发展好核桃产业的同时,漾濞县充分利用林下资源,积极引导支持群众加强与企业、合作社合作,加快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富恒乡富恒村村民苏建忠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他加入新成立的富恒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后,不仅实现就业增收,还学到了紫丹参种植技术,并尝试种植。2018年底,苏建忠在林下空地里种植的1亩多紫丹参卖了2000多斤,收入5000余元。“2019年打算再多种点,现在树上树下都有收入,还能在合作社打工挣钱,往后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生态为景

    民富村美产业兴

    苍山西镇光明村村民苏果兴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在2008年就创办了“果兴园”农家乐,如今在当地已小有名气。“现在靠农家乐的收入,不仅能维持生计还能供孩子读书,卖核桃的收入基本用不上,能存到一部分钱。”苏果兴说,农家乐2018年接待游客达1万多人次,收入近6万元。

    在光明村,像“果兴园”一样的农家乐还有20余家,每家年收入五六万元。近年来,得益于扶贫开发的各项政策,光明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来休闲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村民收入持续增加。昔日“头顶云雾脚踩霜,荞麦粑粑萝卜汤”的光明村,如今变成了“村在林中、林在村中、房在树中”的旅游明星村。

    触网生金

    “土货”摇身变“网红”

    大漾路边的漾濞兴农核桃种植销售专业合作社,一辆快递货车停靠路边,10余名工人正在装箱、封口、称重、贴上标签……上千箱包裹正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合作社负责人杨张妹介绍,近期他们正在参加杭州安厨电商平台的“一县一品”销售活动,主推漾濞核桃,每天发货1000多单,仅2018年12月3日一天的订单就突破了1万单,销售额达到40余万元。

    “通过电商平台,村民们的土特产品走出了大山,源源不断地‘飞’到大城市,拓宽了销路,增加了收益。”杨张妹介绍,2018年以来,合作社在线上销售核桃、魔芋、梅子等土特产品290余吨,销售额达460多万元。

    平坡镇石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茶永妹家里种植有1亩多青梅。今年梅子成熟时,她联系合作社通过电商平台帮助销售。“2000多斤梅子4天时间就全部卖完,价格还比市场上高2毛钱,电商太方便了!”初次“触网”,茶永妹就被电商的魅力深深迷住,现在她家的魔芋、核桃都通过合作社的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收入达30000余元。

    如今,漾濞县通过探索“电商+品牌培育”“电商+精准扶贫”等模式,提升产品的品牌档次和附加值,拓宽销路做大市场,李家庄苹果、秀岭玉香梨、平坡香猪等一批“养在深闺”的农特产品,成为了“网红”产品,畅销全国。

    本报记者  博达

    通讯员 杨桂清 李灿美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