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2月24日 星期日
第07版:云之美·花潮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19年02月24日 星期日
又见厚朴花开

    双春天

    我喜欢厚朴花开时干净雪白的样子,喜欢闻厚朴花散发出的清香味道……淡淡的乡愁、浓浓的情怀,我始终眷顾着故乡土地上厚朴花开时的那些事。花的样子、花的味道见证着故乡的变迁,折射出故乡人的平凡生活,甚至是——云岭大地、祖国大地广袤农村的变迁、普通百姓的生活。

    我出生在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新华乡澜沧江畔的一个偏僻山村,贫瘠的故土长不出茁壮的庄稼,即便是再多的土地、多么地精耕细作也无法靠耕种粮食脱贫致富。然而,庄稼“水土不服”并不意味着所有置身这片土地的绿色生命都会在成长路上戛然而止。比如厚朴树、核桃树。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家附近的山谷间、田边地头,随处生长着苍翠茂盛的厚朴树,那时,不知道它的学名,村民们叫它“小马花”,春末夏初,花香弥漫着山谷。

    厚朴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常青乔木,花蕾和树皮有理气、化湿的功效,特别是花蕾,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材。每到花开时节,父母总吩咐我们姊妹几个去摘花蕾,说是可以卖钱。我们各背上一只小篮子来到地边摘厚朴花蕾,爬上树后骑在有着韧性的树枝上快乐摆荡,左一个右一个,把花蕾尽往包谷地里扔,等爬下树再捡。若看见火热绽放的花朵便小心翼翼地拿着,要把它插在空酒瓶或饮料瓶里,装点屋子。花蕾运回家后,得把它一切两半,再用热水烫过后晾晒,直到不含一丝水分。到了赶集天,母亲背上用蛇皮袋装好的干花蕾拿到山街上卖,挨近的大理的小商贩则以每公斤四五元的价格把蛇皮袋抖得一干二净。苦等到傍晚母亲赶集回来,背上的篾篮子就有了肉和豆腐,这让热灶上的锅有了飘香的味道。

    那个20年前的故乡,村民虽然只能靠传统耕种来讨生活,但日子悠闲自在。春耕时节,清脆的吆牛曲响彻静谧的山沟,劳作的人们闲坐在厚朴树下乘凉,牛羊蜷在厚朴山谷里懒洋洋觅食,房前屋后,水灵灵的梅子、杨梅、桃子、梨挂满枝头,泉眼随处可见。

    改革开放的春风拂煦了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之后,活跃的核桃市场开启了村民巧用智慧脱贫的钥匙。故乡的土地本就为核桃的生长而存在,故乡的人本就为核桃的成长而劳作。为了“金”树的成长,只要是它的根茎所触伸到的地方,就没有其他树存在的可能,疯狂的长势所向披靡。就是在那个时候,锋利的斧子划破了静美的厚朴山谷,葱葱郁郁的常青树没了,沁人心脾的花香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幼小的核桃树苗。入冬,落了叶的核桃树干骨嶙峋,寂寞凋零的山谷失去生机——唯有那幸存下的几株厚朴,“树影婆娑叶如剪”。

    故乡的人,我的父亲,那么钟情于核桃,是它改变了故乡贫穷落后的面貌,告别了住草坯房、吃包谷饭,运输靠人背马驮的历史,对我来说,更是雪中送炭让我有机会走出大山。

    近10年来,我只顾折腾于融入城市,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有关于故乡的事,耳濡目染最多的莫过于“道路加宽了、房子变靓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直到今年放假回家,当我走进曾经充满着快乐童年的厚朴山谷,眼前的美景把我惊呆了,攀爬在厚朴树上的野生金银花金黄色的花朵和洁白如雪的厚朴花竞相开放,蜂蝶起舞欢歌,花香沁人心脾,或喜悦或感慨,打从心底油然而生。原来,唯有核桃树“独尊”的那个时候,父亲并没有对厚朴树斩草除根,经过多年的风雨洗礼,顽强的生命得以重新焕发生机。当我设想要把如此静美的厚朴山谷作为一个重要元素加以保护,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美丽乡村时,父亲的目光让我看到了希望。其实,我的父亲,故乡的人,也喜欢常青、花香的厚朴。

    这些年来,他们不仅尝到发展核桃产业带来的甜头,也渐渐懂得巧妙利用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大自然才是过上和谐美好生活的捷径。

    遥望今天的故乡,耕地里皆是硕果累累的“摇钱树”,周围的山谷则布满葱郁花香的风景林,房前屋后又有花果点缀着,一切都如此自然、美丽。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