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3月12日 星期二
第07版:云关注·党建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19年03月12日 星期二
基层党建
泸水市:群众搬到哪,党组织就建在哪

    “雨季要到了,得及时除草清沟。这些青花椒和中草药,是搬迁群众今后致富的希望。”2月25日傍晚,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六库镇双米地村高山田地里,双米地村大龙塘易地扶贫搬迁点党支部书记杨海春和十几名搬迁群众还在地里除草清沟。

    大龙塘搬迁点建成后,泸水市委组织部就帮助安置点成立了党支部,推选思想素质高、政治立场坚定的优秀党员担任党支部成员,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和“领路人”。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产业培育和人居环境提升,带领搬迁群众过上好日子,走出了一条基层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新路子。

    “搬迁10多天后党支部就成立了。”大龙塘搬迁户、党员王海风说,党支部成立后,她当选为组织委员,现在正带领大家清扫环境卫生,组织妇女排练文艺节目,努力把大龙塘打造成为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

    在易地扶贫搬迁中,泸水市委坚持党建与扶贫搬迁双推进、同落地,在搬迁安置点及时建立党支部、临时党支部、党小组,让易地搬迁党员有“新家”,搬迁群众有“主心骨”和“领路人”,党群一条心,共同建设美好新家园。

    “到今年底,达到组建党组织条件的安置点将实现党组织建设全覆盖。”泸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杨李兴说,泸水市委、乡(镇)党委、驻点驻村扶贫工作队创新举措,根据各搬迁点实际情况,将党组织建设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使贫困群众有组织、有核心、能治理,做到搬迁群众搬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作用发挥到哪里,夯实脱贫攻坚组织基础,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和工作全覆盖,真正使基层党建工作更好地推动扶贫工作。

    本报记者  李寿华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