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昆仑 我国第41个植树节刚刚过去。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展示志愿者精神风貌,为发展营造一片绿色,无疑值得点赞。但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只是完成了一半工作,要取得植树造林的好效果,还需要把相应的管护工作落实到位。 近年来,各地义务植树活动热情高涨,形势可喜,但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年年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见林”的怪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关键是有些人把植树造林变成了一场“表演秀”。他们只注重植树的过程、场面,谋求“报上有文、电视有画、电台有声”,至于树苗能否存活、存活率有多少,则很少有人去管去问,这使义务植树步入了“植树—枯死—再植树”的怪圈。 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必须落实相关的管护责任。如果只栽不管,只关心植树数字,不在意植树成效,恐怕义务植树只会落得个“春天栽,夏天黄,秋冬塞灶堂”的局面。如此义务植树造林,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又滋生了形式主义歪风,影响了志愿者和相关部门的良好形象。 义务植树,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造福人类的长远工程,需要我们长抓不懈。只有把种与管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绿一片,才是城市之福、人民之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