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好玫 时下,一些地方财政支出需求旺盛,预算执行绩效性不强,正面临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存在下行压力、财政收支矛盾凸显等挑战。为此,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 “过紧日子”是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内在要求。它不仅是政治问题,还是民生问题。从“不摆鲜花不封路”到“四菜一汤不上酒水”,处处彰显出党中央领导集体自我约束、厉行节约的作风,为各级政府“过紧日子”树立了榜样。各级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份担当。 “过紧日子”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服务于民,就要让人民群众吃得更好、穿得更暖、住得更舒适、活得更有尊严。如果地方政府不能克勤克俭,势必挤占民生投入空间。而地方政府能否带头“过紧日子”,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高低。只有严格控制行政成本,压减包括“三公”经费在内的各项行政支出等,把财政资源更多地用于提供公共服务、保障民生的各项事业上,才能打造服务型政府的新形象,真正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过紧日子”是一种传统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无论是国家处于贫困时期还是处于富裕时期,都应该崇尚节俭,反对浪费。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对各级政府及部门来说,不仅是压缩财政支出的必要之举,更是对工作作风及生活品德的长期考验。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面前,各级党政机关公务人员更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细节入手,堵住乱花钱的漏洞,与人民群众共苦同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