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4月17日 星期三
第08版:云关注·魅力大理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19年04月17日 星期三
百姓故事
一个美国人的“中国梦”


    林登是最早在大理市喜洲镇定居的外国人。如今,他时常背着背篓买菜,还不时用白族话跟村民讲价;田间地头,也时常会出现他跟村民一起劳作的场景,在喜林苑里,还有各国来宾欢歌笑语的场景。在不忙碌的时候,他总是穿梭于喜洲大小商铺和街巷,热情地和当地人打着招呼,无论身着民族服装的老太太,卖喜洲粑粑的小贩,还是蹬三轮车的青年人,都对他报以笑脸。他是喜洲人调侃的“林村长”,是村民办红白事时的座上宾。美国人林登早已融入了这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古老小镇里。

    2004年,林登带着家人,怀着对中国文化浓厚的兴趣来到中国。他们在火车上度过了200多个夜晚,花了4年时间走遍了中国大多数省份,最后终于在大理喜洲落脚。他希望能探索一种尊重中国的文化遗产,更有社会责任的旅游形式,用自己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加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中。

    2007年,林登夫妇开始修复喜洲的杨品相宅,并为其取名为“喜林苑”。该宅院的原主人杨品相老先生是喜洲商帮“八中家”之一,于1948年建成三进式白族传统民居,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满。经过一年的精心修缮,“喜林苑”于2008年呈现在世人面前。有16间客房、一家酒吧/咖啡厅、健身中心、儿童房、会议室和一个图书馆。登上后院的露台,东边是波光粼粼的洱海,西边是青翠磅礴的苍山,田园风光随着季节变化,美不胜收。

    喜林苑投入使用后,林登又耗时两年修复喜林苑的第二个项目——杨卓然院,杨卓然院由喜洲著名的商人、喜洲“八中家”之一杨卓然先生建于1947年。林登把这座宅院改造成为设有7间客房、两个教室、餐厅、书房和活动室、教师起居室和其他设施教育项目基地。2013年,林登的修复项目完成,之后每年都有从世界各地来的实习生为当地人做一些教育性的活动,实习生也可以在喜洲学习当地的人文风情。

    2018年,喜林苑的第三个院子——宝成府重新对外开放。宝成府始建于1939年,占地3600平方米,原主人为其题名“镜庐”,后人为了纪念主人严宝成而得名“宝成府”,是全国重点文物的保护单位。宝成府分南、北、中三院,北院和中院是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筑。修建后的宝成府拥有大量宽敞的户外空间,新建了烹饪教室、艺术工坊、画室等多项文化设施,让人可以从每个细节之处细细品味白族民居之美。

    林登说:“我创办喜林苑就是想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发挖掘保护好,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了解大理、了解喜洲。如今的喜林苑在喜洲的‘三朵花’已全面盛放,不同国家的人们聚在一起,跳舞,演奏,共进晚餐……当地的居民和外来的客人共同参与保护中国古文化。作为一个美国人,我的‘中国梦’已经在喜洲实现了!”

    本报通讯员 杨霞 文/图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