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5月15日 星期三
第06版:观点 视点·监督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19年05月15日 星期三
云岭论坛
岁月如歌与时代同行

    易晖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位于昆明云南纺织厂原址的云纺文创园举办了云南省首届民间手工艺艺术节、云南国风文化节以及云纺博物馆“岁月如歌”大型历史图片和实物展,为假日的昆明主城区增添了浓郁文艺气息和游乐空间。

    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也成就了云纺一段可歌可泣的发展历程。在如今的云纺商业区这片土地上曾经有两家企业,一家是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纺织厂,另一家是裕滇纺织股份有限公司。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云南宣告和平起义,驻滇国民党军队随即向昆明发动进攻。上述两厂工人在中共领导下组织义勇自卫队,加入“昆明保卫战”,将厂里的棉花包拉到双龙桥头筑成防御工事,并成立了担架队、宣传队、后勤队等组织。1950年,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纺织厂和裕滇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合并而成云南纺织厂。获得新生后的云纺,不断开展以技术革新、增产节约为内容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广大职工的思想觉悟、技术、业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生活逐渐改善,工人们发自肺腑地高唱《咱们工人有力量》。

    改革开放后,云纺进入最辉煌的黄金时期。到1988年,云纺在生产规模上达到最高峰,是云南省最大的棉纺织企业,具备完善的纺织品科研、开发、设计生产和质量检测能力。但之后由于受国外产品冲击及企业自身生产效率较低、成本偏高等因素的影响,云纺从传统单一的纺织生产企业向纺织销售及商业、市场经营方向转型,终于发展成为“云南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云纺商圈又向文化商业转型,从传统批发零售业走向文化创意业,形成一个集购物、旅游、休闲娱乐、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多元街区。

    云纺在发展中变“计划”为“市场”,变“房东”为“运营商”,变“铁锈带”为“文创园”的不断改革脚步令人感到欣慰。在云纺博物馆小书店里,一位穿旗袍的服务员告诉笔者,她原来是一名纺织女工,如今转岗做文化生意,有了新的追求。随着云纺文化创意园经营规模的扩大,像她一样走上新岗位的纺织女工还有许多。企业改革虽然有过阵痛,但最终坚持了守正创新、吐故纳新,改革成果被更多人共享,“岁月如歌”成为动人的发展主旋律。

    云纺的“蝶变”是昆明老企业70年筚路蓝缕中的一幅缩影,原昆明机模厂、昆明重机厂、昆明氧气厂、昆明橡胶厂等老厂老企业转型升级“岁月如歌”,都已纷纷转身为文创园区。但在笔者看来,云纺建立大型博物馆留住一段工业发展辉煌记忆的方式更具创意,在同行业竞争中避免了同质化,为昆明各商圈转型升级、彰显特色提供了有益经验。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