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辉 日前深圳举行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启动会,相关报道明确我国将在深圳市、包头市等地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试点工作由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18个单位共同推动,将为“无废城市”在全国推广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示范模式。 所谓“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当前我国面临的废物减排和处理压力非常之大,“垃圾围城”“废物成山”在很多地方并不鲜见。对此,全面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并加快试点推广,无疑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堪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此次,“无废城市”项目建设在全国遴选了11个首批试点,同时还选择了包括河北雄安新区在内的多个县区市作为其他行政区划的代表参与实施,具有很强的广泛性与代表性,相信它们的试点经验将为下步在更大范围推进这项创新环保大计提供有力参照。不过,没有被纳入首批试点的地区也不应置身事外、等闲视之,应积极准备开展相关建设规划,或创造条件先行先试。如此,才能尽快为全国各地建设“无废城市”“无废社会”铺平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