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6月09日 星期日
第04版:理论纵横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2019年06月09日 星期日
“八个相统一”对党校 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
以“八个相统一”为指导,推进党校教育培训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说服力

    李志昌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提出了坚持“八个相统一”。党校教育培训是以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规党纪、党性教育等为主体内容的,这些都属于“思想政治理论”。党校系统提出“用学术讲政治”的教学方针,其中的“讲政治”就是讲思想政治理论,党校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讲授这些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党校教师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校的教学同其他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相比,虽然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是共同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阐述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八个重要辩证关系,对党校教学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党校教育培训工作应遵循的重要方针。党校教育培训要在“用学术讲政治”上取得显著成效,也应该以“八个相统一”为指导,推进党校教育培训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说服力。

    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在党校教育培训中,坚持“用学术讲政治”体现了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政治性”是党校教学的显著特征,讲政治理论、遵守政治纪律,这就是党校教学的“政治性”,在这个基础上,党校教学要增强学理性。“学理性”就是通过深刻的学术理论分析,抓住事物的“根本”,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增强教学的论证力和说服力。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深刻揭示了“学理性”的逻辑,即抓住事物根本的理论才是彻底的理论,彻底的理论才能说服人,能说服人的理论才能武装人的头脑、指导人的行为。党校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理论武装”,也就是要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党员、干部的头脑。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党员、干部,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党员、干部,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党员、干部。从现实情况看,党校教学在坚持“政治性”上是做得比较好的,而在“学理性”方面则有差距。对党校教学来说,“用学术讲政治”任重道远,不能搞成一阵风,只有长期持续努力,才能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我们党的思想政治理论既包含科学的理论知识,又包含正确的价值原则,是价值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统一,是真理力量和道义力量的统一。知识解决的是“实然”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价值回答的是“应然”问题,即“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真理回答的是“真、假”问题,道义回答的是“好、坏”问题。党校教学的一个显著价值特征就是突出“党性教育”,而党性教育的实质就是价值观教育,要避免、克服把党校教育变成纯知识教育的倾向。在党校教学中,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不仅要讲“是什么、为什么”,还要讲“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要把“实然”转化为“应然”,把科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党员、干部的信仰,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真理力量转化为人格力量。为什么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知而不行、知行分离”的现象?从“知”到“行”之间,还有一个“信”的问题。“信”就是相信、信仰,其实质就是价值观问题。虽然“知道”,但如果“不信”,必然就“不行”。一些党员、干部对党的思想政治理论是知道的,但并不真正相信,没有成为自己的信仰,因而在实际行为上没有表现出来,这种现象的实质是“知而不信、不信不行”。党校教育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就是要解决“知而不信、不信不行”的问题,实现“知而信、信而行”,把科学理论转化为信仰,把信仰转化为实际行动。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党校教师的教学任务就是“讲政治”,要理直气壮、科学有效地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态度鲜明地传导主流意识形态,而不能态度模糊、底气不足、语焉不详。同时,面对社会现实中的各种消极现象、各种错误观点,也不能畏缩回避、步步退让,要敢于发声、敢于批评、敢于抵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的“党校不是世外桃源,党校学员来自四面八方,听到的、看到的问题很多,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重大问题都会在党校汇聚。这就给党校提出了加强思想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党校要加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辨析和引导,不当旁观者,敢于发声亮剑,善于解疑释惑,守护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前沿阵地”。党校教师的课堂,既有校内的也有社会上的,不论是在校内的教学中,还是在社会上的宣讲宣传中,党校教师要敢于亮明政治身份、亮明政治立场、亮明政治观点,旗帜鲜明、态度坚定地宣传党的科学理论,批评不良现象和错误观点。

    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在党校教学中,既要进行深入的学术理论分析,讲深讲透理论问题,用科学理论武装学员头脑,提高学员的理论修养,也要注重联系社会现实和实际工作,用科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建议,帮助学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党校教师来说,既要刻苦钻研学术理论,增强学术功底,也要密切关注社会现实,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这是党校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的基本途径。党校教师不应是“书斋型的学者”,而应该既具有深厚的学术理论功底,又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这样,既能做到“用学术讲政治”,又能做到“用学术分析实际”。

    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在党校教学中,主体课程必须是统一的,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规党纪、党性教育等,这些内容是必须讲的,不能想讲就讲、不想讲就不讲,不能各讲各的,而在其他教学内容上,可以根据学员的不同特点进行多样性选择和设置;在涉及大政方针的教学内容上,所讲的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必须统一,而在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学术观点、教学方式、教学风格上,应该有多样性,这样有利于思想活跃、促进探索创新。党校教学中的“统一性”实质就是遵守政治纪律,在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方向上必须高度统一,而在教学方式方法、学术探索上,应该提倡多样性。提高党校教育培训质量水平,有一个重要问题应引起重视,就是在党校内部要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这种学术生态应该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统一。没有统一性,难以形成党校教育培训的整体优势和显著特征,而没有多样性就会限制创新活力,导致因循守旧。

    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在党校教学中,同样存在教师主导和学员主体的关系,从党校教学的实践看,这是一个较难处理的问题。这个关系处理不好,会出现偏差,影响教育培训效果。教师是主导,对教学过程起着主持和引导的作用,管理着整个教学流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纪律等,这些都应该由教师掌控。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好,教学过程就会出现放任自由、混乱无序的状态,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育培训的落脚点在学员身上,教学过程是学员接受知识、思考理解、提高素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员是主体,要发挥学员的自主性,使学员主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而不是处于被动、消极地位。我们经常讲“教学相长”,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员的主体性有机统一起来,协调好教师和学员互动互补的关系。党校教学对象是成人、党员、干部,他们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丰富的生活和工作经验,对现实问题都有自己的观点看法,这要求党校教学要特别注重发挥学员的主体性,才能有效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水平。

    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灌输是教学的起点、教学的基本方法,任何学习教育都是从灌输开始的,没有灌输就没有教育,这是教学的基本规律。在党校教学中,灌输也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要求、基本方法,这些基本的内容是必须灌输的。在学习教育中,基本的内容不灌输,有些人是不会主动自觉地去学习的,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当然,灌输不能绝对化、唯一化。党校学员是党员、干部,是具有较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的成年人,在灌输基本内容的基础上,要注重发挥启发性教育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灌输,要引导学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得出结论。没有基本的灌输,启发就没有基础、没有起点,启发就会落空;没有启发,灌输就会变得呆板僵化、枯燥无味,难以深刻理解教学内容,难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培训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在灌输的基础上启发思考,通过启发思考加深对灌输内容的理解,再灌输、再启发,不断灌输、不断启发,这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坚持显性教育

    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党校教育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是广泛的,包括课堂教学、学习讨论、学员自学、教学过程管理、学员生活纪律管理、参观考察、现场教学、社会实践,等等。从党校的教学内容来看,以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规党纪、党性教育等为主课,同时也涉及科学文化知识、历史知识、业务知识等其他方面的理论学习。显性教育就是直接讲授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要求、基本方法,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和教学主课上。隐性教育则表现在其他方面和其他课程上,也就是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种课程中都要体现干部教育培训的要求,使学员在整个教育培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综合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并对思政课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六个重要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提高党校教育培训质量水平,关键也在党校教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重要要求,党校教师也应该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党校教育培训要坚持以“八个相统一”为指导,党校教师要着力提高六个方面的素质,党校教学改革创新才能取得显著成效,党校教育培训质量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作者系楚雄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