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决不是靠权力,而是要靠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和人格魅力,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也把群众工作本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对领导班子和干部能力的考核,还在考核方式方法上提出要“多在乡语口碑中听取意见”。可见,会不会做群众工作、能不能做好群众工作,是考核、评价干部的一项基本要素。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键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紧紧依靠群众。而思想观念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结构的变动等,给做好群众工作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在现实的工作、生活中,有一些干部理论水平很高,但“土话”水平不高,说的话老百姓听不懂、不愿听;有一些“镀金式”干部,只会摆花架子;还有一些“三门干部”,不会进村入户做群众工作。群众工作能力是每一名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功,只有说好“家常话”、干好“农家活”,才能赢得群众的认可,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会说“家常话”。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做好群众工作更离不开与群众沟通交流来增进理解、达成共识。要多说“大实话”“大白话”,多从群众的立场、角度去思考问题,多从群众关心关注的话题入手,多举些通俗易懂、形象贴切、接近实际、接近生活的例子,多跟群众拉拉家常,做到言语朴实、亲切,让群众感受到关心与关怀,增进与群众的感情。 能干“农家活”。年轻干部一般是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门”,对农业农村工作很少有机会去熟悉、了解和掌握。因此,要潜心学习,多向实践学、向群众学,熟悉农业农村政策,了解农业科技知识,掌握农时节令和地方农业耕作习惯,还要深入村社,了解掌握社情民意。从群众最盼、最急、最关心的事做起,真正成为工作的行家里手。 (作者单位:云龙县直属机关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