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06月14日 星期五
第12版:观点·视点·监督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2019年06月14日 星期五
微看点

    从战略全局把握改革“集成效果”

    《人民日报》: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强调,衡量改革的有效性要从国家改革发展全局出发,既看单项改革执行落实情况,也从战略层面统筹考虑相关制度的集成效果。从战略全局把握改革的“集成效果”,从空间布局用好发展的“叠加效应”,宏观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中观上因势利导、精准施策,有利于我们更加从容地应对国内外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各部门重要的经济工作方法论。相对于“单兵突进”,制度的“集成效果”有利于改革朝着纵深推进,形成合力破难题、解新题。以普惠性幼儿园的建设为例,民办园所对改革的配合意愿不强,主要担心的是投资收益下降。对此,如果仅靠补贴恐怕效果有限。只有让物价部门厘定收费标准、让规划部门明确土地性质,同步协调租金、设备、人员的编制与培训等,使得民营资本“有得赚”、普通群众“上得起”、政府监管“跟得上”,普惠二字才真正立得住。其他诸如医疗健康、文化旅游、社区养老等面临的复杂局面,同样需要结构化系统化的集成攻坚。

    乡村文化并非落后的代名词

    《河南日报》:乡村文化的现代价值不应被忽视。有人认为乡村文化就是落后的代名词,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乡村的某些习俗乍看之下好像是迷信或愚昧,但是在当下并不是可有可无的。比如农村的葬礼仪式,看起来繁琐、迷信的说头很多,其实它不仅是传统的孝道所要求的“礼”,也是对亲子、亲属、亲族关系的明确定位。这是对一定办事程序由衷的尊重,对于家族公共事务的热心和关注,对于乡村社会舆论和社会秩序有很大影响。任何人都不能有越礼的言行,否则必然被认为不孝或无德,在亲戚邻里圈子乃至附近村落就很难立足。这种文化习俗对于乡村社会关系的维系和社会规范的维护大有裨益。现在某些领域的社会失范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就是我们的社会失去了令人肃然起敬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文化。我们并不是要求人们回到过去,而是要肯定农民这种骨子里对秩序和规矩的尊重,这在现代社会有无可取代的文化价值。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失去这种令人肃然起敬的东西,都是得不偿失的。       

    本报记者 易晖 整理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