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李晓 记者 沈浩)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建立村组干部任职资格联审负面清单,构建任职“防火墙”,严把任职资格条件,全面提高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切实为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澜沧县及时成立县级、乡(镇)级村组干部任职资格联审小组21个,按月召开联席会议专题讨论研究村组干部任职资格事项等。突出政治标准,严把资格条件,制定《澜沧县村组干部任职资格联审负面清单》,明确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不适宜担任村组干部的17种情形。在联审过程中,发扬基层民主,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做到优中选优。目前,已有6个村级党组织书记实现选优配强。 实行动态管理,打好审查“组合拳”。村组干部任职资格审查小组按月对村组干部进行“体检”“会诊”审查,对不符合任职资格条件的及时进行调整撤换。结合村组干部任职资格审查情况,各审查小组分别建立村组干部名册、村干部清理名册、村干部重点关注人员名册,并对名册实行动态管理和县乡(镇)两级备案制度,做到从严从实管理基层队伍。目前,全县精准选配村“两委”干部10名,村民小组干部141名。 同时,通过培训补齐村组干部能力素质短板,共举办村组干部政策理论、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12期,共培训村组干部1400人次,选派26名党组织书记参加省市示范培训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