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晖 日前的一个周末,我在昆明玉案山参加了由黑林铺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及民革、民盟昆明市五华区基层委联合组织的植树造林活动。时逢雨季来临,植树的当晚就下了一场大雨,滋润着种下的大片树苗。 其实,植树造林活动不一定都挤在每年3月12日的植树节期间举行。对于昆明来说,上半年常干旱少雨,今年的雨季更来得迟,根据气象规律适时开展相关活动,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但植树造林不宜单干,哪些地段需要植树,植什么品种的树,如何高效运作并保证成活率等,都需要做好精准统筹和策划工作。在此次活动中,植树地点选择在一面裸露的山坡,但交通较为方便,汽车可开到离植树点较近的位置。组织方提供了锄头、水桶等工具,并且出动森林消防车运水上山,把帆布消防水管拉到大片树坑前,再用塑料桶接水浇树。加上有后期降雨帮忙,树苗自然容易茁壮成长。对于广大参与者来说,在户外如此劳动一番,不仅给山川披绿,也给自己“充氧”,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为快乐健康体验,显然比一味请人代劳更有意义。有的同志还把已放暑假的小孩带来亲近泥土,并希望今后可以常常举办这样的植树活动。 人多力量大。植树造林并非只是林业及园林绿化部门的责任,各单位和团体都应动员人力资源积极参与,为自己的家园增添新绿。只要精心组织、释放需求,植树造林就会成为更多人富有成就感、时尚感的自觉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