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经常掉,也不知道该怎么保养?” “头皮毛孔堵塞,会导致头发脱落。” 8月28日下午,在泸水市六库新城区百莲凯科技养发馆,养发师张何东一边用专业检测仪为顾客检测头发,一边用流利的普通话解答顾客的疑惑。 张何东是泸水市六库镇新田村村民。从一个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到珠海务工人员;从月收入1000多元的学徒到专业养发师;从学有所成到带头回乡创业,他用勤奋与执著,书写着怒江外出务工人员苦学苦干、艰苦创业的动人故事。 2017年3月,张何东和妻子金喊未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社部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珠海的一家养发馆务工。“刚开始特别苦,学习压力也很大。每天不断地学、背、记,还得做好打扫卫生等后勤工作。”面对这些艰难和压力,张何东迷茫过,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 “党和政府这么关心我们,送我们到这么远的地方学技能,什么也没学到就回去,那太丢脸了。”艰苦的日子,夫妻俩相互鼓励,咬牙坚持,苦心学养发、护发技术。 有一天,店里客人特别多,师傅们忙不过来,店长临时让张何东为客人服务。第一次上场,张何东又惊又喜,细心服务,得到了顾客的赞许。顾客的认可坚定了张何东想要学有所获和更快成长的决心和信心。 “店里的师傅对我们也特别友好,我们有什么疑问他们都会认真解答。”张何东说,“有人在帮助你的时候,如果你再不努力,那你永远都扶不起来。”张何东常常用这句话提醒自己,同时通过微信鼓励在珠海务工的老乡们。 回乡创业是张何东夫妻俩的梦想。今年6月,夫妻俩决定先让金喊未回到六库开百莲凯科技养发公司的加盟店,张何东继续在外务工,学习门店运营和管理。 8月12日,百莲凯科技养发公司六库加盟店开始试营业。通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得到了许多六库顾客的信赖和认可。 “若不是珠海市的就业帮扶,我还在山头上种包谷呢!哪有现在的好日子。”张何东说。 泸水市大兴地镇木楠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小凤与张何东夫妻俩一同到珠海务工,得知金喊未回怒江开加盟店的消息后,她也一同回来了,实现她在故乡挣钱的梦想。 目前,除店长金喊未和李小凤之外,养发馆还聘用了5名店员,均来自泸水市各高寒山寨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张何东夫妻俩希望店员们能在店里学有所成,用他们自己的双手改变家里的贫困现状,改写自己的人生之路。 本报记者 李寿华 通讯员 妮玉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