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故事 胡丁,泸水市劳动就业服务局副局长。多年来,他奔走于村寨之间,辗转于珠海、怒江之中,宣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给贫困群众送技术、送希望,全身心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2018年,他被评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优秀讲习员”和“省级扶贫先进工作者”。 胡丁出生在贫困家庭,从小就深刻体会到贫困的滋味。当上乡村教师后,一直用微薄的工资,给家庭贫困孩子垫付学费,为特困生找赞助。 2017年4月,胡丁调入市人社局,分配在泸水市驻珠海工作站工作,用心用情发动和鼓励贫困群众学习技术,到发达地区务工。胡丁几乎放弃了所有的周末、节假日到泸水各乡镇,宣传转移就业扶贫政策,让群众知道外出务工是快速增加收入的最有效方式,帮助他们增强脱贫摘帽的信心。 六库镇段家寨村村民陈月辉每天酒杯不离手,家里穷困不堪,妻子也弃他而去。胡丁多次上门说服动员后,陈月辉决心戒酒,积极参加劳动技能培训,努力把日子过好。 由于语言沟通障碍,加上饮食习惯、气候差异,很多外出务工人员很不适应打工的工作和生活。胡丁便深入企业了解泸水籍务工人员思想动态,和他们交心做朋友,用心用情做好他们的思想稳定工作,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在珠海的泸水籍务工人员,把胡丁当亲人,有什么难事都来找他。 2017年6月,胡丁回到泸水,宣传发动更多的贫困群众尽快外出务工,在下乡途中不慎摔倒,导致右脚跟腱断裂。住院的日子里,胡丁利用微信发送外出务工信息,用电话与在珠海务工人员进行交流,确保他们思想稳定安心工作。 两个月后,胡丁回到工作岗位,一边用中草药继续治疗脚伤,一边拄着双拐上下班。半年后,他拖着脚,回到珠海工作站继续工作。 “让更多乡亲外出务工增收,是我最大的心愿。”胡丁说。 2018年4月,胡丁调任泸水市劳动就业局副局长,全面负责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针对培训对象文化层次不高、语言交流障碍、参训积极性不强等问题,胡丁提出素质提升+技能培训的“综合培训模式”,还想方设法将“扶志”融入培训内容。要求培训机构在抓实技能培训外,还开设升国旗、教唱红歌、感党恩、励志教育、安全文明教育等素质提升项目。 2018年,泸水市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班114期,受训群众2.3万人;2019年1至8月已开展各类技能培训149期,2.1523万贫困群众受益。 本报记者 李寿华 通讯员 段国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