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0月08日 星期二
第03版:观点·视点 监督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2019年10月08日 星期二
微看点

    办好“百姓身边的教育”

    《人民日报》:社区教育是在城乡社区中,通过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居民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被誉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职场人的“充电站”、新市民的“心灵家园”、老年生活的“新舞台”、社会治理的“助推器”。今年初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对我国发展社区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保证各项政策措施落地,需要将社区教育纳入教育现代化整体规划,建立目标责任和考核机制。比如,福建从2010年起,先后将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工作纳入“教育强县”督导评估内容,该省教育部门还把社区教育列入教育发展规划与年度工作计划,起到了强有力的引导和促进作用。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百姓身边的教育”。

    正视“副业刚需”

    《中国青年报》:现在,一个描述年轻人职业状态的新词语流行起来,那便是“副业刚需”。如果说,之前流行的“斜杠青年”大多止于自吹自擂,现在的“副业刚需”可是实打实的。白天跟你在办公室里面对面或背靠背的同事,夜里可能摇身一变,成为网店的店小二、兼课的老师、网约车司机……“副业刚需”是真的“刚需”吗?对于大多数“副业刚需”者而言,他们的主业足以让他们维持生计,甚至过上还可以的生活,并不存在离开了副业就无法生活的问题。所谓“刚需”,更多的是他们对于自身生活境遇的调侃。现实中,不管有没有从事副业,年轻职场人士从事工作的总体时间有增长的趋势。相比被动地、无奈地加班加点,这当然是一种职业状态的优势。怕就怕主副不分,干不好主业,反倒以“副业刚需”做借口。

    本报记者 易晖 整理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