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应将顾客变成读者 《光明日报》:当前,一个书店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读者更多的个性化需求已成为衡量其附加值的重要标准之一。这就必须加强对书店从业人员的培训。实体书店应通过业务交流和培训,构建起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书店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职业水平,让其深度认可书店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自觉成为书店文化特色的一部分,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高质量服务。无论如何,政策及资本助力之下的实体书店开店热,无法让实体书店真正脱困,因为真正需要拯救的不是实体书店,而是国民阅读的氛围和环境。探索出以书为本位的可持续经营模式,让大众既要走进来”也要留下来,将顾客变成读者,将流量转化为销量,才是书店的本质和终极目标。如此,方能真正培育出适合书店生存的人文土壤。 爱国主义不可或缺 《中国青年报》: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界限日益减弱,世界变得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时,我们是否还需要举起爱国主义这面旗帜,还需不需要继承发扬爱国传统?从近些年的世界政局中可以看到,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在“全球化”的刺激下,正被激活和强化,而非走向消亡。这一趋势证明了只要民族国家依然存在,就必然需要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为其提供凝聚力与推动力。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前所未有的集体性崛起,已成为当今世界有目共睹的现实景观。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是否还需要爱国”这个问题的答案,无疑肯定而清晰——爱国与爱国主义精神在过去、现在、未来都不可或缺,正如习近平所说:“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本报记者 余国鹏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