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
第08版: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2019年10月10日 星期四
文明,最美的风景
——楚雄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饶勇 通讯员 苏忠诚 黄莹

    数说“创文”

    志愿者79360人

    志愿服务活动2400余场次

    新增基础设施项目61个

    建成健康步道31.7公里

    启动农贸市场提升改造项目16个

    新增临时停车泊位3522个

    2018年2月,在中央文明办公布的“2018年—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中,楚雄市榜上有名。这既是一次宝贵机遇,也是一次重大挑战。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委书记杨斌多次要求举全州之力支持楚雄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楚雄市将“创文”工作当作全市发展中的重头戏,班子成员带头推动“创文”各项工作。

    机遇面前,楚雄市自加压力,把“创建文明城市、提升城市品质”作为推动全面发展的重要抓手,持续不断强化提升“创文”工作力度。

    在一波又一波不断涌动的创建热潮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效显著,宣传宣讲形成声势,创建活动载体不断夯实,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引领作用不断凸显,志愿服务形成常态,环境治理和专项整治成效明显。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环保、安全、出行等民生工程建设硕果累累,市民“议创建、助创建”氛围日渐浓厚,以城市为龙头的政务、市场、人文、文化、生活、社会、生态环境发生了重大改观。

    如今,鹿城面貌日新月异,“创文”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正向着更高目标继续迈进。

    厘清思路夯实基础

    面对机遇和挑战,楚雄市把“创文”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行动,确定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达目标”的创建思路。

    坚持“产业作支撑、城市出形象、民生有保障、基础更牢固”理念,楚雄市主动融入国家和省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州委“1133”战略,全力打造“三张牌”,着力培育新动能,推动“五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开发区转型跨越发展取得突出成效,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森林养生基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市、全国科技示范先进市、云南省县域经济先进县等,享有“滇中绿海·西南氧吧”美誉,为“创文”工作夯实了基础。

    在推进创建工作中,楚雄市牢固树立“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理念,积极回应市民对美好城市生活的新期待,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引领,在巩固好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的基础上,统筹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双拥模范城、新型智慧城市、平安城市和省级生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构建起“八城同创”格局。

    厘清思路、夯实基础,楚雄市在2018年成立“创文”工作领导小组及指挥部,建立楚雄市和安宁市创建干部互派机制;建立市级领导包片创建单位结对共建、联席会议、督查通报、代表委员巡查、接受群众监督、问责、绩效考评7项常态长效创建机制;探索建立以“社区吹哨,单位报到”为基础的系列创建体制机制。

    今年,全市继续加大创建力度,着力在常态长效有高度、创建宣传有深度、文明实践有热度、城乡建管有精度、公共服务有力度、志愿服务有温度、督查问效有速度、全民参与有广度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文明城市品质。

    找准问题对症下药

    在创建工作中,楚雄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聚焦难点、彰显亮点。

    全市把全面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环境整治、交通畅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提高、全民素质提升“八大工程”,作为解决创建问题的重点工作,持续深化“门前三包”“街长制”“河长制”等工作。围绕“中国彝乡·滇中翡翠·红火楚雄”建设,着力关注市民生活居住、休闲健身的楼道、庭院、村落、广场、公厕、公园、河道7个重点区域,广泛开展“七大美丽创建活动”,打造特色亮点,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不断增强群众参与度和获得感,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助力宜居宜业美丽新楚雄建设。

    聚焦难点问题,全市深入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

    ——以“找问题、补短板、树形象”专项行动开展文明交通专项整治,科学规划,增设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疏堵结合规范停车,引导市民礼让斑马线、规范停车。开展“挂包联、转走访、做实事”和“社区和农贸市场提升改造”专项行动,改造提升一批老旧小区和农贸市场。

    ——开展“城市硬件基础设施查缺补漏”专项行动,统筹推进环境卫生达标等工作。落实“门前三包”巡查员制度和垃圾分类处理工作,鼓励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和工作监督。强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加强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达标建设和市民群众性文体活动场地设施管理养护。

    ——加强诚信建设,提高市民城市主人翁意识,开展“公益广告提质达标”专项行动,打造起府后街等一批诚信示范街道。在农村弘扬文明新风,整治集镇环境卫生提升文明程度。广泛开展文明旅游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工作,以“志愿精神温暖楚雄”为主题,创新“四种模式”全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健全机制打造品牌

    在创建过程中,楚雄市探索建立“党员干部包片创建”“单位结对共建”“群众监督评价”“绩效考评”“督查问责”等系列机制措施,从制度层面支撑引领创建工作。

    全市调整优化包片共建体系,将建成区和紫溪镇、苍岭镇创建重点区域统一划分为43个创建责任片区、215个创建责任网格,压实干部包片挂联责任和驻楚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对共建责任。建立统筹调度机制,强化问题研究和工作调度,形成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归口管理、高效运作的组织领导体制。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出台“白、黄、红”三单扣分制,强化问题交办和常态化督导检查,有力推动创建工作进行。

    在此基础上,楚雄市积极探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建成1个中心、5个分中心、15个实践所、57个实践站,开展活动1000余场次,参加人数5万余人次,评选出20名“身边好人”,彰显榜样力量。

    围绕“志愿服务有平台、市民参与有动力、活动开展有温度、广大群众有实惠”目标,积极打造楚雄志愿服务活动品牌,组建起“情暖夕阳”“呵护嫩芽”“阳光助残”等69支志愿服务队。引进心悦社工组织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建成线上“积分商城”和线下“威楚益兑超市”回馈志愿者,吸引社会各界提供价值90余万元的商品15064件。

    为促进文化氛围营造,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楚雄市不断加大创建工作宣传力度,引导市民提升文明素质,远离不文明行为、争做文明人。

    全市组织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楚雄人”为主题的公益广告设计大赛,征集作品700余件,提炼出“勇于追求、敏于行动、敢于担当”的城市精神。开设“楚雄市文明网”和“文明威楚”微信公众号,制作“文明楚雄行·幸福惠市民”电视访谈节目同步播出。大量印制发放创文宣传手册、小礼品,广泛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创文主题活动和“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等系列活动,参与群众超过10万余名。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