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第11版:云关注·科教卫生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2019年11月07日 星期四
“骨碎补”DNA分子鉴定研究取得突破

    本报讯 (记者 陈云芬)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合作,针对7种蕨类植物开展叶绿体基因组研究,研发出中药材“骨碎补”的DNA分子鉴定方法,不但实现了对“骨碎补”快速、便捷、有效的鉴定,也为中药材DNA分子鉴定方法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骨碎补”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用于治疗骨折、关节炎、骨质增生等与骨相关的疾病。《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的“骨碎补”为槲蕨的干燥根状茎。由于大量不同物种干燥根状茎的形态相似,目前药材市场上存在大量的混伪品,传统的鉴定方法准确度和效率均较低,导致“骨碎补”的用药存在一定的安全和效率问题。

    基于DNA分子的鉴定方法是最近发展起来的快速、准确的技术手段。鉴于“骨碎补”及相关物种的DNA分子信息较少,传统分子标记和DNA条形码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科研人员以槲蕨、中华槲蕨、团叶槲蕨、川滇槲蕨、栎叶槲蕨、石莲姜槲蕨、崖姜7种(共21个样本)市场上常用做“骨碎补”的蕨类植物为研究对象,对这21个样本进行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组装。基于叶绿体基因组ML树显示,叶绿体基因组可以作为超级条形码区分槲蕨和其他6种混伪品;通过比对分析,获得可以作为DNA条形码鉴别“骨碎补”的一个基因片段;研究人员还设计出一种方法,实现了“骨碎补”准确高效的鉴定。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