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治”迈向更高境界 《人民日报》: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之治”正在迈向更高境界。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 扭转职业教育的颓势 《南方周末》:2019年10月25日,教育部、财政部公示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拟建设单位名单,197家高等职业院校入围。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长期以来是受到歧视的。由于高职院校多数是专科层次,要在本科批次甚至普通高校专科批次之后录取,近年来,全国各地才陆续把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和普通专科学校放到同一批次录取。而在职业教育发达的瑞士,有超过半数的初中毕业生会自愿选择接受职业教育,技术工人的工资收入不比高校毕业生少,你愿意的话,也可以去上应用技术型大学,接受更高的职业教育,拿到更高的学历。其实,在中国经济对劳动者的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市场需求。随着经济对高技能的技术工人的需求增加、工资增长,会吸引越来越多人去做蓝领工作,认为蓝领工人比办公室白领地位低的社会观念会逐渐转变,职业教育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报记者 易晖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