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1月15日 星期五
第11版:云之美·花潮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2019年11月15日 星期五
高速飞翔

    米切若张

    一对对喜鹊,啼声清脆,啼云天,啼古道,啼村庄。喜鹊是大自然与人类最亲近的报喜鸟,在这个夕阳温暾的傍晚,它穿越古今的欢快飞翔,振翅掠过“入滇锁钥”“南天胜景”的曲靖市富源县胜境关。长亭更短亭,乌蒙古道边,喜鹊在“云南东大门”“嘈嘈切切”啼唱阳光三叠。

    古道是古代的高速公路。乌蒙古道的凋零和当代高速公路畅通,恍如隔世的感触,于“胜境关”牌坊下的胜境村最为强烈。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气息一点也无。秦代“五尺道”入滇的云南第一村胜境村,牧归的牛羊成群穿过南天胜境,古典又今朝,写实又虚幻。一辆二辆三辆的缓慢牛车,满载丰收的金黄包谷与幸福笑容的农家夫妇,在傍晚的温柔阳光中,穿越时光隧道,隐没一个个家庭。随之,袅袅炊烟升起,徐徐晚风把农家饭菜的古典香味,吹到不远处的高速公路胜景关,让南来北往高速飞驰的汽车闻香下马,停车问餐。依然是一条沟通云贵的捷径,古道与今路,承载着这方土地的前世今生。

    窃以为,中华民族的融合史,在细节上,开道通路与开疆拓土密切相关。开边之功,开道先行。

    东路古驿道,乃官修古道,史载入滇第一著名人物,肇始于庄蹻。五尺道,秦始皇遣常頞略通五尺道前段。蜀身毒道(古路),又称灵关道(牦牛道)。三条入滇古道,承载中华祖国开滇历史。古道之功,功不可没。

    云贵两省交界处的云南富源县老黑山隘口的胜景关,“茶马古道出滇入黔的第一道关口”的宣传太浅显,历史文化的深厚堆积,又牵去我的一魂。

    飞悬云南东大门尼珠河上的世界第一高桥,艺术审美功能之外,承载的是去贫困妖魔的本质。

    本质上,中国人都很宅,很家。“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财宝归家,一切皆为了宅家幸福。一条江河,高原人家,幸福生活,都依赖交通的通畅。

    官修五尺道,秦始皇时代的通滇高速公路,没有斩除乌蒙山层层屏蔽的千古贫困。

    时序进入21世纪,云南省曲靖市交通运输局挂包扶贫的宣威县乐丰乡,省级深度贫困乡的帽子,热乎实惠又尴尬羞人。热乎实惠的是,国家扶贫资金的不断输入,给大山深处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跨越式提升,也给几乎丧失生存环境的贫困山寨通过易地搬迁拔除穷根过上了祖先们做梦也不敢想的幸福生活。尴尬羞人的是,贫穷无尊严可讲,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穷地穷,站在富人富地面前,头就抬不起来,人就矮了三分;乡镇领导厚着脸皮找上级跑项目要资金,变相的乞讨让人脸红气短,不是“不脱贫不脱钩”的责任感使命感,回家跟爱人儿女亲热得了。脱贫摘帽之际,乡党委书记说起曲靖交通局的倾心尽力挂钩帮扶,他比已经脱贫奔小康的原建档立卡贫困户更高兴。他顺口说出的老虎嘴、狮子口、天生桥,地名就透露了行路之难。而通路工程的1.5亿元投资,一举让95%的村庄可以开着轿车到家门口。

    原先呢?乡书记说:村民辛辛苦苦养得一头猪,从山上走路几十公里赶到集镇,人困猪乏,家中喂饱的肥猪体重掉了几十斤——饿掉的。体量肚大的猪,家中饱食几十斤,一路上冲几泡尿、再屙几泡粪,几百块钱就冲屙出去了。比起在家中喂饱卖猪,赶到集市反而一斤就少了一块钱,一头猪两三百斤,两三百元就在山路上消耗掉了。如此说来,路值钱,路坑钱,猪不值钱,偏僻高原山区,能卖成钱的什么东西都不值钱。

    机遇来临,是国家大环境地方大攻关。两年前,曲靖市交通局长到他的挂包村“走转访”调研,听闻猪比路贱的真实笑话,不禁大声失笑,失笑后满腹心酸。乐丰乡峡谷山高箐深,风光迷人,谷底河流画龙点睛,是诗眼是画魂是农业命脉。外人有所不知,千百年来,这条养育两岸生民的河流,是上天的恩赐,也是山民的暴君。河流两岸两个村委会一万多人口,灌溉饮水养活生民是它不假,毁田毁地毁人家是它也不假。天降暴雨,千山万岭洪水顿时倾泻河中,湍急暴涨的浊流瞎了眼睛,裹胁泥沙山石横冲直撞,两岸田地村庄被冲毁被埋没,多少人家几代心血付之山洪一怒。乌蒙山中晴雨无常,老天说变脸就变脸,让人猝不及防,如有村民正在涉水过河和沿河放牧牛羊,突然上游洪水袭来,瞬间卷走人畜,尺骨都难以找到。庄蹻、杨升庵、徐霞客从附近古道走过,类似的场景,不知他们可曾听闻?现任曲靖交通局长震惊了,当天调兵遣将,召集麾下的测量设计工程师会集现场,拍板定案修建明德村明德桥。十个月后,投资180万元的明德桥屹立明德河上。从此,两岸村民千年涉水过河的悲惨故事,永远尘封为过去时。

    “明德引领风尚”。明德桥是鲜明的新生桥梁建筑,也是鲜明的文化标识,读懂“明德”二字,乡风文明得以熏陶的境界就出来了。

    扶贫怎能脱离扶智与扶志?春秋繁露,启人心智。曲靖交通不含糊,在宣威挂钩扶贫两个乡镇,辖区内贫困户子女,考上云南名校曲靖一中,考上大学,曲靖交通都有不菲的爱心助学资金,扶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以人为本,百年树人,曲靖交通竭心尽力。

    挥不去这片南天云彩,挥不去曲靖高速的前世今生,乘车高速公路飞翔而别,回归家宅。回首一瞥,思绪万千,想:从云南东大门入滇第一人庄蹻,继之杨升庵、徐霞客等名流,如果他们的灵魂返滇,该是何等的感慨万千!感慨万千!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