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1月19日 星期二
第06版:云关注·大美临沧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19年11月19日 星期二
立足资源禀赋,在地缘优势上发力,在交通要冲上发力,在生态优势上发力,在地热资源上着力,着实补齐发展短板。云县幸福镇——
激发生态康养新活力


幸福地热温泉资源备受游客青睐
掩映在翠竹林中的慢蔗村


    本报记者 李春林 黄翘楚 文/图

    幸福镇,地如其名,从名字就能窥见当地老百姓从古至今美满富足的生活状态。连片的坝区稻田和穿镇而过的南汀河,造就了这里丰饶的物产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作为临沧主城区通往耿马、沧源、镇康和永德等县的要道之地,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吸引四方商贾在此云集,商业贸易历来繁荣。

    良好的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为幸福镇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当地以特殊区位优势为依托,立足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热区、地热资源实际,围绕“抓生态促产业、抓景观促旅游、抓沿路促开放”理念,抓实生态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发展生态化。同时积极筑巢引凤,不断创新机制搭建平台,实现资源与资本的无缝对接。

    目前,当地正瞄准云南生态农业转型升级、产业链整合的机遇,着力打造以甘蔗种植与加工、咖啡种植与加工、畜牧养殖与加工为主体产业支撑,具有鲜明生态农业特色、完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优美生态环境的生态农业小镇。同时加大旅游开发项目推进力度,建设温泉休闲康体养生观光为一体的旅游景区,不断提升特色小镇品质。

    围绕区位优势谋篇布局

    近日,记者在幸福镇看到,公路沿线不少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各项工程正有序推进。近年来,幸福镇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不断突出资源招商在招商引资中的龙头地位,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完善服务体系、增加服务内容、优化招商环境等措施,已催生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于此,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便利的交通网络对于我们这样的服务型旅游企业的发展而言,重要性毋庸置疑。”云县幸福地热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学伟坦言,除了优势资源所蕴含的巨大商机外,幸福镇的区位优势将源源不断带来客源,这也是吸引自己到此建设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

    幸福镇距云县城50公里,距临沧市政府驻地52公里,是南汀河流域绿色产业发展带的起点和核心区,是临沧市中心城区增长极辐射区。境内祥临二级公路沿北而过,国道214线穿坝而过。“随着下一步高速公路和铁路的通车,幸福镇作为内陆通往缅甸及临沧通边达海通道的重要节点,在临沧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大背景下,作用将更加凸显。”幸福镇党委书记唐雄说。

    如何立足区位优势,做活发展文章?在云县生态农业小镇创建过程中,幸福镇通过引进云南山水农牧集团有限公司,采取“政府作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模式,有力地促进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农业领域深度融合,提升了农业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未来,幸福镇将致力于建设成为以生态农业为支撑、以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为主线、以“互联网+”为导向的现代化生态农业小镇。

    当地政府筑巢引凤搭建平台,有力地营造了幸福镇浓郁的发展氛围。2019年上半年,全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60万元,完成率达45%,招商引资完成率达90%以上,各项指标均达预期目标。

    在幸福新镇林果(农副)产品交易中心项目现场,记者看到,总占地252亩的工程已完成前期“三通一平”工作,全部工程完工后将建成物流仓库、恒温储藏室、交易区等主体设施,以及医院、幼儿园、酒店等配套设施。该项目将立足幸福镇区位优势,面向全市开展农产品仓储、冷链、批发零售服务,预计完成年交易量50万吨以上。该项目投资方云县盘润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国荣表示,交易中心预计于2020年底投入运营,总项目计划总投资4.64亿元,目前已完成1.47亿元,将致力把幸福镇建成临沧市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地。

    “幸福镇位于临沧的中心,交易中心可以把各个县(区)一年四季的农特产品集中起来,通过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环节提升产品附加值,切实助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李国荣说,幸福镇作为内陆通往缅甸的重要节点,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大有可为。公司也将凭借这一优势,把发展的眼光投向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充分发挥“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作用,真正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立足生态优势强村富民

    秋风起稻谷黄,位于幸福镇邦洪村公路沿线种植的优质老鼠牙水稻进入了成熟期,一片片金色的稻田里,黄澄澄的稻谷颗粒饱满,村民们正忙碌着收割稻谷,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沿河而望,稻田连片、田畴如画,点缀其中的村寨星罗棋布,自然风光、人文风情构成了一道优美的热带河谷风光。

    说起邦洪村的老鼠牙软米,就不得不提将该品种引入本村的致富带头人华如良。2013年,依托家乡优越的气候条件,华如良从水稻种植入手,经过反复研究对比,最终将老鼠牙稻米试种成功,因口感良好,第一季大米刚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老鼠牙软米试种成功后,我们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回忆当时的情景,华如良表示,由于自家田地不足,其他的乡邻也苦于种出了好的蔬菜却打不通销路,自己最终联合20户农户成立了邦洪村华良果蔬专业合作社,决心打出自己的品牌。得到市场认可的老鼠牙软米随着产量的增加逐渐叫响了名气,除在临沧设点销售外,还远销四川、湖南、湖北等地。

    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华如良还建盖冷库解决了农特产品保鲜问题,并完成了“华良果蔬”的商标注册工作。基于当地丰富的热区资源,华如良还引入了番荔枝、牛油果、凤梨释迦等热带水果进行种植,同时发展辣椒、玉米等进行冬季轮作,有力地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率,切实帮助老百姓增产增收。

    “我们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因为气候良好,水资源丰富,产量高、品质好是邦洪稻米最大的特点。”邦洪村党总支书记张国荣介绍,在发展的过程中,邦洪村依据自身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除水稻种植外,还在低海拔地区发展澳洲坚果、番荔枝、咖啡等特色经济林果,并大力发展冬季农业开发,有力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

    邦洪村的产业发展只是一个缩影,幸福镇热区资源丰富,沿河一带因较低的海拔,春夏秋三季气候炎热,冬季无霜或霜期较短,属亚热带河谷季风气候,这里土地宽广、土壤肥沃,是云县最大的农业产业基地。按照冷凉山区、温凉山区和低热河谷区三个区域,幸福镇因地制宜布局产业,在巩固提升咖啡、坚果、核桃、茶叶、速生丰产林等中长期特色产业的同时,培育发展了蔬菜、辣椒、马铃薯、佛手瓜薯、米荞等“短平快”产业。2019年上半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8040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697.9元。

    挖掘资源优势筑巢引凤

    潭水清碧,云雾蒸腾,地热能是幸福镇坐拥的又一令人艳羡的资源。这里涌出的温泉水富含锂、氟、硅酸、锶等多种微量元素,涌水量、温度均适宜发展养生度假旅游。

    “我们从小就泡着这里的温泉长大,最能体会到温泉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刚走进位于忙峨村的幸福地热谷温泉景区,一股硫磺味扑面而来。作为项目的投资方,在当地土生土长的姚学伟表示,自己在省内多地的温泉项目进行考察比较后,最终发现幸福镇温泉的水质、温度、水量均属其中的佼佼者,发展温泉旅游前景广阔。

    从2017年返乡创业至今,姚学伟所打造的温泉旅游项目已逐步走上正轨。在绿树成林的深山中,游泳池、包间泡池、农家乐以及休闲娱乐硬件设施一应俱全,平均每天客流达500人次以上,2018年试营业毛收入就已达440余万元。“这印证了我们当时的眼光是正确的,只要有好的项目、好的资源,就不愁没有游客。”姚学伟表示,下一步还将出资建设景区通往镇上的景观桥,并继续开发水上乐园、康养中心等项目,通过对地热能这一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做精做细服务项目,让更多的游客可以感受到幸福镇大地深处的温度。

    “我们能做的就是把幸福镇的资源优势利用好,加班加点建设,让幸福水世界项目在明年元旦前进行试运营。”在幸福水世界项目现场,项目负责人赵熙贵表示,作为通过招商引资进入的企业,对于幸福镇的旅游市场前景非常看好。项目共分两期建设,总投资约1.2亿元,目前已完成一期投资约2000万元,建成运营后将成为临沧全市最大的水上乐园。

    目前,幸福镇正以地热资源和绿色生态为依托,通过创建一批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特色旅游村,建设一批高质量、高品位的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品牌产品,致力于打造康体养生、休闲观光度假、美食体验、亲子休闲家庭游为一体的温泉度假旅游。各温泉、水上乐园开发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随着这批功能完善、辐射带动力强的温泉休闲观光区的陆续面世,具有影响力的温泉旅游品牌产品将进一步推动当地温泉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我们将通过建设景色宜人、环境清幽,兼具观赏性和参与性的温泉度假区,抓住高速公路和铁路即将通车的机遇,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幸福镇,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建立起温泉农产品的品牌。”唐雄介绍,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幸福镇将引入温泉农业先进技术,让游客除了在传统的温泉休闲外,还能参与到温泉农林业观光、四季蔬果采摘、温泉饲养参观等活动中来,让每一个前来幸福镇的游客都感受到幸福。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