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
第04版:要 闻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
拓展军人的“朋友圈”
— 东盟防长扩大会反恐专家组联合实兵演习见闻


    “雷区”步步惊心,刚刚扫除绊发雷,嘀嘀作响的探雷器又在警告——这里出现新的危险!

    中方作业手董师滩用探雷针慢慢试探,从土层反馈的细微感觉判定地雷位置,随后插上警示红旗。他身后是一条已排除危险、由两列小黄旗引导的安全通道。不远处,俄罗斯和泰国的搜排手正进行着同样的作业。

    这是一场扫雷小比武。联合演习搜排爆队的中、俄、泰官兵混编同组,模拟设置防步兵雷场,再由搜排手开辟安全通道。为了构设实战环境,雷场设置人员特意将一些金属干扰物埋入土中,还用土石伪装。

    这些招数没有难倒各组搜排手,干扰物悉数被发现,通道顺利开出。实战效果如何?俄方官兵模拟特战小队沿不同通道接近建筑物,其中一条通道正对房门,可能导致特战队员与敌人直接接触。大家现场总结经验,俄方演示了反金属排爆装置,驻滇某工化旅参演官兵则交流了黎巴嫩维和扫雷经验。该工化旅某营副营长刘坤认为,联合演练既能近距离感知各国官兵的军事素养,也检验了自己的作战能力,有利于提升实战化水平。

    切磋技艺、共同进步,各国军人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担任区域封控任务的泰国官兵来自泰国反恐行动中心、海军陆战队、空降旅、特战旅等单位,实战经验丰富。“那是一名51岁的老兵,刚执行完实战任务就来到这里。”中方副队长余恒礼指了指正在突击车旁跪姿据枪的泰国军士长因色,语气中充满敬意。训练中,泰方队员还分享了搜身盘查的动作要领,一个腿部姿势的调整就可以减少盘查对象逃脱的机会。

    18日上午,各组进行完适应性训练后,参演的驻滇某特战旅副营长付洋与各国军官交流经验:要集中兵力攻击重点目标、在个别环节增构实战环境……不同的声音在充分交流中相融,形成更加完善的方案。付洋说,几天来这样的场景在小组研讨中经常可见。“工作上的‘联’、思维上的‘合’,推动交流不断向宽领域、深层次发展。”

    本报记者 刘晓颖

    通讯员 尹博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