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1月21日 星期四
第05版:理论纵横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2019年11月21日 星期四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做好民族教育工作
——“新时代云南民族教育与发展”社科学术沙龙综述

    本报记者  苏宇箫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云南省教育事业成果丰硕,特别是民族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梳理云南民族教育与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和经验,总结民族教育工作特点,分析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对策,10月31日,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云南省民族伦理学研究会联合举办以“新时代云南民族教育与发展”为主题的2019年社科学术沙龙第九期。

    来自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的10位专家学者以及民族教育实际工作者,围绕本期沙龙主题,展开主题发言、互动问答、现场讨论。大家认为,云南省作为多民族的边疆省份,民族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云南省的很多少数民族从不懂汉语汉字,到就读大学、出国留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从简陋的校舍到宽敞的教室、配备齐全的教学用具,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在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学生人数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少数民族地区如何培养教学人才、留住人才,提高教学水平;如何充分利用配备的教学用具;如何建立健全科学的民族教育体系等,值得认真思考研究。

    专家提出,做好民族教育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民族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深化民族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民族教育保障机制;加强学前教育;加强培养民族教育人才,通过加强师范教育、增加教师编制、加强在职培训、开展对口支援等,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专家认为,要广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立足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繁荣发展各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扬壮大,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持续推动教育载体创新,努力把“高大上”的教育主题自然融入各族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教育形式中。双语教育是教育事业和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各地要结合实际,积极稳妥开展双语教学,丰富双语教育载体,全面提升云南民族教育发展水平。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