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19年12月03日 星期二
第06版:云关注·科教卫生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19年12月03日 星期二
昆明植物所取得植物防御海拔梯度格局研究新进展

    本报讯(记者 季征)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植物多样性形成与演变团队孙航研究组发表在植物防御海拔梯度格局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揭示植食性哺乳动物的丰富度在海拔上的变化可能是驱动有刺植物海拔分布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

    研究植物与动物相互作用的地理变化格局,是理解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以及各种功能性状地理变化格局的关键。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针对植物与植食性动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地理梯度格局,生态学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研究人员以青藏高原分布的1万余种被子植物和200余种植食性哺乳动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有刺植物在600米至5400米海拔跨度的变化格局及其与植食性哺乳动物的关系。研究发现,中海拔区域有刺植物的比例最高且植食性哺乳动物丰富度最高,植食性哺乳动物的丰富度与有刺植物的比例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于动物丰富度在中海拔区域最高的分布格局是一个全球范围广泛存在现象,植物防御水平在中海拔区域最高的分布格局也可能广泛存在,植物与植食性动物之间的防御与反防御协同进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海拔区域植物与动物的高度分化,这为理解全球生物多样性在中海拔区域最高的分布格局提供了新的视角。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