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1月02日 星期四
第08版:观点 视点·监督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第09版

第10版

第11版

第12版
2020年01月02日 星期四
让“明星村”喘口气

    申国华

    近年来,一些村庄发展得法、成绩斐然,各项工作都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因为集各种荣誉于一身,被人们称为“明星村”。但是,《半月谈》记者走访部分这样的先进村后发现,高光之下,“明星村”也有自己的烦恼,不止一位村支书向记者倾诉了他们当“盆景”的辛苦。

    “明星村”光环加身之后,观摩团、采访团纷至沓来,这并不是坏事。然而,凡事都有一个度,观摩、采访纷纷而来,也让村集体苦不堪言。诚然,打造“明星村”,既需要村“两委”班子的坚强领导,带领乡亲们紧贴农村实际,坚持科技引领,发展特色产业,也需要农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二者缺一不可。如果观摩、采访过多过滥,村干部疲于应付,想必就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并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也容易消耗农民大量精力,降低工作效率。久而久之,“明星村”很可能沦为“落后村”。

    打造“明星村”相当不容易,既要利用好,充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还要维护好,使其把主要精力放在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上。如此,“明星村”这张名片才会恒久靓丽,榜样示范作用才会更明显,可持续性才会越强。否则,犹如杀鸡取卵、涸泽而渔,最终将会使“明星村”有名无实。

    让“明星村”喘口气,需要在转变观念、完善制度、改进作风等几个方面打好组合拳。要适当控制规模和次数。正确处理“明星村”自身发展和榜样示范的关系,自觉转变观念,统筹安排观摩、采访、赞助的规模和次数,防止过多过频。要完善制度机制,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村务、企业等制度机制,实现各项制度的无缝对接,避免出现“忙乱、乱忙”的现象。要重视作风问题,应实事求是,尊重农村发展规律,既不拔苗助长,也不深藏不露,避免用“明星村”的“盆景”损伤了高质量发展的“风景”。

    给“明星村”减减负,领导干部要带头示范,给予“明星村”空间,视角上也尽量不要差别对待,政策上也应做到一视同仁,如此,“明星村”才能走上一条良性的发展之路。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