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点亮中国大市场 《人民日报》:数字经济打破了地域的约束和限制,正逐步实现城乡消费者同步的购物体验。随着电商配送半径的延伸,更多三四线城市和乡村的消费者也有机会参与到线上购物促销中来。去年“双11”期间,海尔、百雀羚、顾家家居等品牌,超过60%的订单来自下沉市场。“渠道下沉、体验上升”,网络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正在填平不同地域和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让下沉市场的消费者能够获得和大城市一样的消费体验。下沉市场的异军突起,更说明消费市场具有广阔的腹地,还有进一步提升的后劲和潜力。“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中国有近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市场规模巨大、潜力巨大,前景不可限量。中国巨大的消费潜力,不仅在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在为世界贡献着消费红利。 让传统文化更吸引年轻人 《中国青年报》:在大众消费的自媒体时代,文化的传播形式、受众心理和接受习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让传统文化更加吸引年轻人,在他们心中产生更大共鸣,变得尤为关键。只有创新文化传播的理念和手段,传统文化才能从年轻人身上获得活力。近年来,有着近600年历史的故宫不断从沉睡的“老古董”中挖掘出文化创意,推出了爆款文创产品,受到年轻消费者追捧。《国家宝藏》节目邀请人气明星担任“国宝守护人”,呈现国宝的前世今生,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让“国宝活起来”。游览博物馆成了许多年轻人的“潮玩法”。除了文创产品、影视节目以外,自媒体也可以让传统文化更快、更好地传播和流行。年轻人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并不遥远,只要找到创新的传播思路和方法,就能让二者之间建立起联系。 本报记者 余国鹏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