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 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洱海的碧水清波与青瓦白墙的白族民居,在蓝天下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亮丽风景。 村民李德昌家的大门正中悬挂着木刻金字的横匾“习习春风”,左右两边是木刻金字的楹联:近水白家春光好,平凡绿野故事多。小院内宽敞明亮,苗木葱翠,鸟语花香。 “2015年1月20日,习总书记迈进小院时,我心里非常惊喜,非常幸福。”53岁的李德昌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然激动不已。习近平总书记先看厨房又看堂屋,亲切询问家里人的情况。在院子里,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德昌全家人、当地干部和村民30多人围成一圈座谈,拉家常、聊民情,谈生产、问生计,讲环保、话乡愁。他特别难忘,“总书记非常平易近人,每句话都说到我们的心坎上,感觉特别温暖。” 5年来,李德昌家的小院基本保持当年的风貌。唯一的变化是他精心挑选了一块大青石立在院内,镌刻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院子里说的一段话:“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每天,慕名而来的客人络绎不绝,最多时一天高达4000多人。李德昌自豪地说:“我家的庭院,如今成了大家的乡愁小院。” “今天,洱海更清澈了,村庄更漂亮了,群众生活更好了。”李德昌高兴地说,古生村有近2000年历史,现有439户1842人。5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增长,去年已经超过1.5万元。全村围绕建设让人“记得住乡愁”的中国最美乡村目标,突出规划引领,投资近4000万元完善公共设施;突出生态优先,积极投身洱海保护治理,守住青山绿水;突出民族特色,坚持以传统风貌保护为核心留住乡愁之根。 “春风万里百二山河舒锦绣,大爱无疆千年古邑焕新颜。”李德昌介绍,古生村于2015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2017年被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为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2019年古生村党支部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李德昌也有两件喜事:2016年他家荣获云南省“五好文明家庭”;2017年他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李德昌说,他和乡亲们都有一个共同心愿:“请习近平总书记再来大理,再来古生村,看看洱海的喜人变化。” 本报记者 庄俊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