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丹 文/图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持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守正创新,因地制宜特色化打造,活跃基层党建氛围,改变基层党建形式,以激发工作活力,使各项工作得到有机整合和升华,用实践成效检验党建创新发展成果。 “党建+公园” 浸润红色文化与印记 每逢假日,蒙自森林公园里的人络绎不绝,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享受到片刻的休闲,还能浸润在“党建+公园”的红色文化中。 2019年10月,蒙自森林公园有了另一个名字——党建主题公园。位于城市中心的公园,成为党建文化的载体。依托公园地形,园内打造出宣誓广场、七一广场和红色书屋3个区域,通过学习、教育、活动3个平台为载体,将党建工作从室内延伸到室外,将党建内容普及到群众中来,让党建文化贴近实际、走进群众。 “和其他公园不一样,党建公园里随处可见红色印记。”对于60岁的市民陈德祖来说,党建主题公园是“忆初心”最好的去处,“我们这代人,对红色文化有很深的感情,在公园里有很多主题建筑,还有红色书屋,展示的内容很丰富。” 沿着小径进入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宣誓广场。在蓝天的映衬下,一座“党旗”建筑越发鲜红,建筑的两侧刻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字,而建筑下方镌刻的入党誓词,则让这里成为蒙自市各级党组织开展集中宣誓、重温入党誓词的首选之地。 往公园深处走去,“七一广场”上,一架放置在地上的“环形钢琴”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走在钢琴键上,可以踩出不同的音律。”互动性强的布置,让“七一广场”多了许多小朋友。《我和我的祖国》《十送红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脍炙人口的红色歌曲在这里响起,人们跟着应声而和,在红色主旋律中,让群众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我最喜欢去的地方是红色书屋。”陈德祖说。红色书屋伫立在园内小径一侧,以城市一线党员群众为服务主体,收藏了政治、党史、文学名著等类别书籍,把红色文化“打包”送到群众中。“这里的书都是免费借阅的,人们走累了,可以坐在里面休息一下,还可以轻松阅读。”负责管理红色书屋的陈波说,“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红色书屋,都愿意到里面看看书,尤其是周末,人一批接一批来。” “党建+公园”,蒙自市探索党建新形式,在森林公园里精心打造党建主题公园,将党建工作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党建文化在群众中渗透。 “党建+服务” 打通工作“最后一公里” 即便已经到一年的“歇工”期,位于蒙自市北京路与昭忠路交叉口的“蒙自建设者之家”仍不时有人前来登记、咨询。“为服务好对蒙自发展作出贡献的城市建设者,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我们建立了多功能综合服务阵地——蒙自建设者之家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杨琦介绍,“蒙自建设者之家”联合市司法局、市卫健局、市人社局、文澜街道办和其他党群组织等部门,为各用工单位和临时务工者提供劳动用工务工和其他保障服务。 “党建+服务”的模式,让党建工作在实践层面落地,基于基层的实际、实情,“蒙自建设者之家”搭建好“下”的平台,打通上下连接的阻隔,打通工作“最后一公里”,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检验党建成果。 “之前我们一直在周边找活计干,有的时候来站一天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常年站在路边寻找工作,这一群体又被称为“站工”,来自元阳县的务工者马金生说,“现在有了建设者之家那么好的平台,我们只需要到这里来做登记,有合适的工作,工作人员会及时通知我们,我们不用反复乘车到蒙自找工作,很方便。” 自2019年9月29日启动以来,“蒙自建设者之家”共登记企业215家,提供岗位947个,登记“站工”278个,登记长工数量367个,成功介绍就业人员215人次,包含市内外涉及电子生产、机械修理、家政物业、停车收费、超市、餐饮等行业,为前来招工的企业和找工作的求职者提供面试场地;开展招聘会4次,参与企业126余家,达成就业意向206人;与各部门、各社区配合持续开展宣传工作130次,覆盖蒙自西城近2000户商家,发放宣传材料近万份;提供公共医疗服务、法律咨询服务520余人次。 “除了提供务工登记、岗位推荐、医疗、卫生和法律便民服务等业务服务外,我们还接纳在蒙自务工的流动党员、团员,他们在这里可以找到组织,参与到党群活动中来。”工作人员陈建文介绍。 “蒙自建设者之家”的电子显示屏上播放着红色电影《杜涛》,不一会儿,大厅便聚满了人,围坐在屏幕前认真观看电影。“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群团管理方式,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问题,营造良好的党建氛围,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政策,积极主动地融入城市发展中来。”杨琦说。 “党建+领头羊” 实干担当为民解忧 在石屏县,坝心镇龙港村党支部是支远近闻名的党支部。34名党员平均年龄达57岁,60岁以上的党员占总数的50%,一支“老骥”队伍成了村民们的“主心骨”和“领头羊”。 近年来,龙港村党支部在传统村落保护治理和美丽湖泊、美丽乡村建设中,紧紧围绕“支部强起来、党员动起来、百姓富起来、生态环境好起来”的工作思路,弘扬和传承“坚韧不拔、善作善成”的精神,一心向党守初心,一心为民践宗旨,一心干事担使命,坚定不移谋发展、实干担当解民忧,带领全村在全面建成小康的道路上阔步前行。2018年,龙港村党支部在全县率先完成了规范化达标创建工作,并成为全省第一批“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 “我们虽然年纪大,做事却一点也不马虎。”龙港村党支部书记周官宏是龙港村的“火车头”,将支部一班人拧成一股绳。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经常能见到这样的场景:一群白发苍苍的老者,每月都定期到支部报到,自觉围坐在一起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搞主题党日活动、讨论大事小事、进行谈心交心、开展党性教育,谋划村子的发展。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不管什么事,只有党员、干部冲上前去,群众才会相信、才有信心。”83岁的李保有已有40年党龄,在“厕所革命”工作中,他积极支持卫生户厕改造工作,利用自家楼梯间建成水冲式卫生户厕,安上蹲坑和坐便器,修起了化粪池。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村民们也纷纷着手进行家庭里的“厕所革命”。“党员能干,我们也能干!”村民张义高说,“我们信任村党支部,他们只会做对村子、对百姓有益的事。” 龙港村逐渐变强的历程,是龙港村党支部牢记初心和使命,在新时代带领群众不懈追求、奋发作为的生动写照。2019年,龙港村被确定为石屏乡村振兴示范村,迎来了新时代发展的新机遇。“党建+领头羊”,带领全村4个村民小组426户1167名群众团结前进,阔步迈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