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2月01日 星期六
第04版:读书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2020年02月01日 星期六
风送兰香满座清
——读晏友琼书画


    王新

    晏友琼近年书画作品已多有展览并结集。

    敦和雄穆,有英豪气,是晏友琼的书法。

    这不奇怪,古往今来大文豪、大艺术家,如苏轼,如辛弃疾,首先皆是当世英雄,有澄清天下之志,退而求其次,发而为文、为艺,自然焕烂成家。晏友琼女史躬身于滇南大地,风虎云龙,一襟锦绣,加上自幼临池搦管,亲近翰墨,所以化而为笔底春风,自然得英豪之气。

    书法可观,以书入画,是中国古典文人书画艺术的正大之途。早在唐代,张彦远即提出书画同源,然则真正在绘画中落实以书入画者,当数元代书画宗师赵孟頫。赵孟頫在自己的《秀石疏林图》上题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书画相通,其画面上,飞白草草,勾画石块,篆法森然,写就树枝,一派文雅清逸之气。把书法积蕴千年的文雅气、书卷气,甚或金石味,带入画面,提升画面格调,这是中国文人艺术以书入画的精义之所在。晏友琼画面上的文雅之气,正源于此。

    观其《菊石图》诸画,得吴昌硕、齐白石用笔三昧,以书入画,苍辣之中,洋溢着秀拔之气,写石之隽、石之雄,菊之雅、菊之淡,所谓“落花无言,人淡如菊”,正是典雅自成。

    文雅得自教养,天真出乎天性。只有心胸纯净、心性真澈者,方可得艺术中的天真烂漫之气,王国维先生就言,“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之心,不为世故沾染,不被文明覆蔽,以之兴情,情深,以之触物,物活。湖南乡下老农民齐白石,衰年变法后,胸臆笔墨中,汩汩流淌的是一泉活泼泼的天真盎然之气,所以他画花,花鸟,画山水,蔚然生动,成了不世出的艺术大师。晏友琼笔下的柿子、丝瓜、鸡雏、紫藤花,素朴、清新、鲜润,“豆篷瓜架雨如丝”,正是一夜细雨之后,南高原的大地上长养出来的、沾着泥土味、青草味的清物与活物,满目满鼻,天真气息;由此,亦可窥晏友琼亲近花花草草、体贴大千万汇的那一颗赤子之心。

    晏友琼近年绘画,多为花鸟画。花草有精神。北宋是中国花鸟画的黄金时期,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绿满窗前草不除”,有人问其缘由,他说要 “观天地生物气象”。高明的北宋花鸟画家,同样深会此理,从花花朵朵、瓜瓜果果中,静观天地生养万物的大生动气象。晏友琼花鸟画最可喜处,于此虹饮呈新。

    当然,无论繁枝,还是疏朵,无论野草,还是牡丹,文人艺术传统中的花鸟,笔墨中有“清雅”之气,方成高格。晏友琼花鸟其笔,显然得自文人画传统,以书入画,文秀有之;其墨,清润明洁,其色,鲜妍清丽。从专业眼光细究其书画之技,也许有不圆熟处,然而,最重要的是,其画满幅之上,清气氤氲,秀气流淌,正如其笔下的一脉幽兰,空谷中的幽兰:“兰之猗猗,扬扬其香”,君子之守,君子之清。

    风过高原,风送兰香满座清。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