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2月15日 星期六
第08版:读书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2月15日 星期六
在绝境中体现强大与坚韧
——读毕淑敏《花冠病毒》


《花冠病毒》封面

    张光茫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九州当下群策群力,共抗疫毒。而作家毕淑敏8年前出版的一本小说《花冠病毒》(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2月第1版),此书封底赫然写着:20NN年,人类和病毒必有一战……我们能活着,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该书今天被网友戏称为“神预言”。

    《花冠病毒》中描写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突发瘟疫、城市封锁、民众出逃、抢购成风……当然,更多的是民众对瘟疫的英勇抗击。读这本预言式的小说,让人深刻地感受到绝境中的强大与坚韧。

    毕淑敏说,病毒远远比人类更为古老。如果一定非要说谁是地球主人,病毒一定比我们更有资格。病毒肆虐,它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异?为何从原来的状态奔逸而出,疯狂地侵袭损害人类?我们如何与大自然的各种生物和平共处在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深思考。不然的话,灾难骤起时,我们不知道它从何而来?灾难离开时,我们也不清楚它因何而去?我们更不知道的是——下一次它会不会再来?人类生活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中。

    在《花冠病毒》里,有为了大众而选择牺牲自我的英雄式人物,但同时也有些为了钱财不惜背叛祖国,利用病毒发国难财的卑鄙小人,而这两种极端式的人物只有在最危难的时刻才能得到识别。正如毕淑敏所言,“世界之大,总是有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总是有落井下石的人,总是有以邻为壑的人。”但是她同时也说:“我相信,在这个自私纵欲狂野诡谲的世界上,还有一些人勤劳和正直勇敢地生活着。”

    毕淑敏深刻描述了当病毒来临时,人们出现的各种情绪:或悲观、或恐惧、或挑战。对于那些没有勇气和责任,对病毒和困难抱有悲观、恐惧心情的弱者,终将因自身意志、抵抗力的下降被病毒和困难打倒。对于社会、人类抱有责任感的强者,当困难来临时,会冷静思考、积极应对,用现有知识去探索灾难的成因、去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帮助自己和他人走出困境。所以,当灾难来临时,需要我们以生死相搏时,我们要勇当有责任感的强者,去挑战困难、战胜困难。

    其实不管SARS也好,新冠肺炎也罢,那都是一场关乎呼吸不论阶层的灾难。这时候人类已经无所谓富裕贫穷、阶层高低。比赛病毒和人类谁活的长,人类是永远的输家,人的生命有限,我们没来,它们已经在了,我们走了,它们仍然在。你若因为这打不死、灭不完的“小强”而成为这世界上以攻击自己的身体器官的方式来消化情绪的人,那才是不幸之至。

    灾难是恶,新冠肺炎是恶。但是这些恶正是生活的一部分,面对恶的态度,我们应该是冷静且有点疏离地对待之,如果我们不是《花冠病毒》里的于增风或者袁再春那样的专业人士的话——他们是书中瘟疫盛行时期的脊梁和良心,就像而今的钟南山、李兰娟。对于这样的人,毕淑敏给予了饱含感情的赞美。他们镇定地、高尚地、职业化地投入到了拯救生命的过程中,而我们平凡人,究竟应该如何像毕淑敏在书中体现的那样“绝不夸张”地表示出我们由衷的敬意呢?其实,如果我们面对英雄不夸张,我们自身也就获得了面对灾难的勇气。

    在书中,我还读到了灾难对生命的摧残,揭示出了人类的本真状态。这时候,不仅感染病毒者承担着不幸,而且全中国人民也承担着不幸。差别仅仅在于,人类的普遍不幸,不幸地在那些不幸的人们身上体现了出来。正是这样,华夏同胞对于抗击新冠肺炎没有无动于衷,而是以捐款、捐物、参与救助等方式,来表达生命至高无上的文明准则。这种感同身受、守望相助的文明精神,表达着悲悯、传递着温暖、释放着理性——而这恰恰是“人性”光芒的最重要的体现。

    大疫当前,我们需要更积极乐观的心态,而不是怨天尤人。在没有特效药的当前,一定要保持坚定信心和良好情绪,多进行正面积极的思维,让自己的心理能量温暖饱满,它和药物治疗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要有永不放弃的信念。此时,一场疫情让我们明白,钱财买不来生命,利益换不回健康,最大的财富就是活着,最大的幸福就是平安!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