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国 社区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主战场,是阻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最有效防线。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做好社区防控各项工作,进一步关心基层工作人员,争取为参与社区防控工作的专职城乡社区工作者适当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并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社区志愿者适当发放补贴。 过去在很多人心里,社区工作者属于“熟悉的陌生人”。许多人虽然知道他们的存在,但平时见不到他们,不知道他们做了什么事情,平时好像也没有多少事情需要去麻烦他们,甚至就连社区在哪里办公,自己属于哪个社区都不了解;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人们重新认识了包括社区志愿者在内的广大社区工作者。 数据显示,疫情发生以来,全国近4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奋战在65万个城乡社区的疫情防控一线,平均6个社区工作者守护着一个社区,每名社区工作者面对350名群众。从强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到叮嘱督促居民多通风、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从做好社区封闭管理到测体温、做消杀、清垃圾、搞卫生;从安排监督密切接触人员居家医学观察到做好居民日常生活保障服务……可以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社区工作者。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要接受“白加黑”工作方式,承受风吹雨打和疫魔侵袭风险,还要面对各种形式主义侵扰,比如经常得充当“表哥”“表姐”,被各种表格和材料弄得头昏脑胀。有的居民出于各种原因,不支持、不理解、不配合,或者“鸡蛋里挑骨头”,个别的还把闷气、怨气发在他们身上。 客观地讲,全国近400万名城乡社区工作者,65万个城乡社区,并不是所有工作都无可挑剔,也不排除个别社区工作存在“一刀切”,把简单粗暴当成硬核的做法。但不可否认,大多数社区工作者都力求在防控疫情中以加倍的努力和热情做好自己的工作,通过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社区居民的健康指数。 这个世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对于负重前行的人,社会应该给他们关怀,努力让他们轻装上阵、轻松前行。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给社区工作者适当发放临时性工作补助,为社区志愿者适当发放补贴,正体现了对于负重者的关怀。虽然广大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志愿者未必在意,坚守在一线也肯定不是为了金钱,但此举必定能给予他们极大的促动和鼓励。 这些补助补贴充满热气、让人服气而暖心,传递出来的强烈导向,会激励更多人为获取更多正能量而不懈奋斗。在这场疫情中,让我们对广大负重前行的社区工作者说声谢谢。对社区工作者多些理解和支持,也是在为防疫大局作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