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携手助推“文化出海” 《人民日报》: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不少国产文化产品走出国门。《流浪地球》《陈情令》等原创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在海外广受欢迎,视频博主李子柒通过展示中国田园式“慢生活”在全球收获粉丝……传统文化、中国元素借助科技与创意的翅膀,助力中国文化加速“出海”,影响力与口碑不断提升。当前,如何通过文化产品反映中国的时代变革,推动更多优秀作品在海外落地,仍然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使命。讲好中国故事不能流于程式化,要因地制宜,尊重相关国家的文化传统、受众习惯。此外,科技与文化应进一步融合,推动文化符号产业化发展,寻找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语境下,各方携手,形成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方能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让中国文化走得更远、深入人心。 “摘桃”行为令人心寒 《光明日报》:近日,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公示的一份抗疫一线补助,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展示上述补助公示详细名单,称该院领导的抗疫补助比支援湖北一线医护人员都高,一线员工补助却遭到克扣。疫情当前,仍有一群医疗技术官僚,价值判断出现偏差,只想着如何为自己谋利。“习惯”了摘桃、坐享其成,才会在疫情当前仍旧不忘记多给自己分些补助。一个成熟现代社会的前提,是需要对一线工作人员的权利充分保障,对一线工作人员付出的价值充分认可。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是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建设重要部分,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当中,医务行政管理机制,将成为窥探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一个窗口。医务行政管理态度的好与坏、效率的高与低,都将直接影响医疗救治等一线工作的成效。 本报记者 易晖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