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3月13日 星期五
第08版:温润保山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3月13日 星期五
基层见闻
“家门口”实现就业

    “自从在公司上班以后,我家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坚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两年前,王会清一家从施甸县水长乡九条沟村搬到水长乡集镇艾家凹安置点,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她在家门口的一家药业公司找到了分拣药材的工作,每天有80元的收入,一年下来就是2万多元。

    近年来,施甸县全面推进技能扶贫行动,实现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发展、就业创业有机结合,有效增强了农村劳动力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

    “我们依托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社区工厂,借助招商引资创造条件,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抓住沪滇劳务协作和社会扶贫、企业帮扶、返乡创业等多方面机遇,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基本满足户均1人的就业需求。”施甸县扶贫办负责人介绍,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施甸县从根本上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搬迁实现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安居致富”。

    为了保障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就业,施甸县对吸纳5名以上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的扶贫车间、农民合作社按每人1000元标准予以一次性奖补。同时,开展全县13个乡镇138个村全覆盖式务工动员和用工信息宣传介绍工作,推荐省外用工企业23家、提供用工岗位3500多个。

    据统计,施甸县内66个企业提供出605个岗位,带动搬迁户就地就业307人,其中贫困劳动力141人。此外,该县开发了护路员、护林员、保洁员、辅警等临时用工岗位,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200人。

    此外,施甸县着力增强贫困群众脱贫本领,为搬迁群众举办技能培训班100多场次,累计培训2.5万人次,通过技能培训提升搬迁户就业能力,做强产业配套,做好就业岗位菜单式对接、就业状态清单式管理的“两单”制,确保每户有一个主要劳动力稳定就业。

    本报记者 杨艳鹏 通讯员 杨丽娟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