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华 近日,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发文,对落实中央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进行部署。胡静林指出,“长期以来,医保药品目录内安全无效的‘神药’盛行,只进不出,影响群众获得优质药品服务。” “神药”盛行于医保目录,是存在已久的一种现象。在过去较长的时间内,药品要想进入医保目录,除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外,有时还需要通过公关等其他手段,否则,好药也可能“养在深闺人未识”,进不了医保,打不开销路。并且,药品能否进入医保目录是一回事,销量是否有保障则是另一回事。有些药品即使进入了医保目录,仍需通过发放药品回扣等非正当手段来追求更高销量,以至于医药代表在医院里十分活跃。结果导致很多药企轻研发重公关,公关费用远高于研发费用。 但当前的情势已发生了很大改变,不仅“神药”越来越不受欢迎,而且将“神药”逐渐调整出医保目录已经具备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这主要是因为近年来反腐力度空前,药品商业贿赂得以收敛,且存在数十年的药品加成政策被取消,医药代表的行为得到约束,医疗系统已不见他们的身影。 此外,近来我国加快了医保目录调整。2019年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将2019年谈判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乙类范围的通知》。本轮调整,调入药品218个,调出药品154个,净增64个。医保目录调整的力度之大和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并且目录调整与药品集中议价结合在一起,促使药价出现显著下降。 尽管此前调整的力度很大,但在当前,治理“神药”盛行现象已显得更加紧迫。以量换价的药品价格集中谈判需要持续进行,而“纳入医保目录”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谈判筹码,只有将“神药”彻底清除出医保目录,方能腾出足够的空间,以便将其他经谈判大幅降低价格的好药进入医保目录。 此外,受这次疫情影响,医保改革也必须加速。疫情防控期间“全面免除费用负担”,对于企业医保费用“减半征收延缓缴费”等,都会加大医保基金的压力。在此背景下,只有更加彻底地将“神药”清除出医保目录,并建立防范“神药”再次进行医保目录的长效机制,医保改革才会“有米下锅”,民众所获得的医保福利也才具备不断攀升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