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树芬 通讯员 杨会国 白国兰) 近年来,屏边苗族自治县和平镇大力实施退耕还草,并扶持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发展养殖业,实现了山坡变绿、农民致富。 记者在和平镇咪租村委会嘎不左村看到,蓝天白云下,连绵不断的草坡像海浪一样伸向天际,成群的牛羊悠然自得地吃着青草,大树底下乘凉的放牧人一边刺绣,一边拉着家常,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这完全得益于退耕还林、还草的好政策。”和平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镇共完成退耕还林30615.2亩、退耕还草6002.7亩,耕地变成了林地、草场,农民也拿到了补贴。镇上还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户均5只山羊、每只600元,肉牛养殖户均2头、每头2000元的标准进行扶持。 “自2016年以来,我们村500多亩土地全部退耕还草,现在村里的农户基本上都不种庄稼了,每家每户都养羊或养牛,养羊最多的一户有140多只。”嘎不左村村民小组长陈应国说。 贫困户陈国发在村里最早开始养牛,从7头基础母牛发展到现在的18头,产值已超过10万元。“我家建盖羊圈、牛圈,政府补贴水泥和砖,靠养牛家里实现了稳定脱贫。”陈国发说,每一头牛都是他家脱贫致富的希望。贫困户王开金用补贴的2万多元购买黑山羊发展养殖,两三年时间存栏量已有120多只。2019年,他卖了40多只,收入7万元左右,当年就实现了稳定脱贫。 据了解,目前和平镇山羊存栏4114只,出栏3046只;牛存栏6375头,出栏435头。养殖户人均可达10只以上,可实现人均收入1万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