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
2020年04月14日 星期二
第03版:要 闻    
       
版面导航

第01版

第02版

第03版

第04版

第05版

第06版

第07版

第08版
2020年04月14日 星期二
同济大学挂钩帮扶云龙县永安村——
扶贫扶到心坎上

    “今年雨季,我们再也不用为赶街、卖农产品担心了。”近段时间,云龙县诺邓镇永安村茅草登小组的谢四泽没事就蹲在自家院外看沘江边正在施工的永济桥,他由衷感叹,政府的扶贫真是扶到了大家的心坎上。

    “虽然公路近在江对面,但因为没有桥,到镇上去赶街、办事要绕很远的路,来回要多走两三个小时。桥修通后,只要几分钟就能到对面的公路上,方便多了。”谢四泽说。

    交通困难,一难变万难。永安村分布在沘江峡谷两岸,江水阻隔给两岸群众的出行和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长期以来,群众只能隔河兴叹。

    2018年5月,同济大学调整挂钩帮扶永安村后,把解决交通出行、改善基础设施和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帮扶的重点。投资260多万元的永济桥于2019年11月动工,建成后将解决云安旧宅、罗坝山等4个村民小组180多户400多人的出行困难。

    同济大学派驻永安村第一书记孙羽捷介绍,前两年主要是帮助解决基础设施的短板弱项,今年将加大对产业发展的帮扶投入,着力在增加群众收入上下功夫。

    兴村是一个只有18户人家的小村庄,以前村内道路坑洼不平,到处是垃圾、粪水,到了雨季“连脚都踩不下去”。

    为改善村庄面貌、提升人居环境,孙羽捷和村两委班子通过实地走访、了解,以党员户带头、群众积极参与进行分段负责,采取“补助建材+村民投工投劳”“村民投工投劳+工匠统一施工”的方式实施农户“五改”、村内道路建设,还实施了饮水工程、垃圾池等建设,并建立长效管护制度,有效推进了庭院卫生治理和村容村貌整治。

    几年来,同济大学累计投入永安村帮扶资金700多万元,主要用于解决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和议事点、公厕建设及人居环境改善,让永安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报记者 黄兴能 通讯员 张莹

底部
新闻爆料热线:0871-4160447 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56699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YearPh-MonthPh-DayPh HourPh:MinutePh:SecondPh
云南网 滇ICP备08000875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云南日报